細價股風暴 無人是贏家

細價股風暴 無人是贏家

細價股暴跌事件,已變成一次沒有贏家的角力。大輸家港交所(388)行政總裁鄺其志本來願意一力承擔,但被迫至死角,只有找證監會「陪葬」,最後連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也被拖下水,連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也受牽連,至於表面上勝了一仗的莊家,則要面對被控造市的風險。

迫入死角 惟有反擊
知情者對本報透露,細價股災發生後,鄺其志已知責任難逃,在周日與政府及證監會開會後,已有共識由港交所一力承擔後果,所以當日馬時亨聲稱沒有看過諮詢文件,證監會主席沈聯濤則三度表示:「沒有與港交所傾任何一個價。」強調沒有就除牌機制提出一個指示股價。
「以往官場的做法,是閂埋門傾掂數,對外口徑一致,目的係解決問題,檢討之後發現有人要負責,都係幾個月後低調離開。今次不但要人走,重要係好冇面咁走,其他相關人士急急劃清界線,你叫人點同你頂?」消息人士稱,在周一及周二有關方面咄咄逼人,迫鄺其志入死角,他只能作出「絕地反擊」。
結果鄺其志決定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的會議,公開過去一年與證監會的討價還價過程,踢爆沈聯濤的謊言。除牌機制的定價對受影響的股份數目多寡有決定性影響,如果按照證監會建議的1元為基準,受影響的股份近500家。(見表)

巴勒斯坦人肉炸彈?
更出人意表的是,民主黨議員單仲偕似乎早有準備,在電視直播的會議上再三詰問馬時亨是否完全無收過諮詢文件,馬時亨無奈承認事前收過證監會交來的一份撮要但沒有看過。如果馬時亨在會議開始時主動披露此份撮要,公眾還可能相信他真的不知情,但在議員追問下才承認,即時陷入信譽危機。
現時證監會正調查上周五是否有莊家造市,人為地令細價股暴跌迫政府轉軚。這批莊家被形容為「巴勒斯坦人肉炸彈」,製造重大傷亡之餘,自己也損手爛腳,現時細價股股價及殼價都大跌,如果被證監抓到造市證據,代價則更大。但熟悉市場運作的人士說,只有個別股份的買賣有人為壓價之嫌,大規模地造市根本不可能。
事件造成的傷害,除了是金錢損失,更重要是證券監管三層架構出現一道裂縫,日後港府、證監會及港交所之間的合作肯定受影響。難怪政府消息人士昨日提十六字真言:「撥開雲霧,先抓事實,再尋責任,疑中留情。」只是「搵人孭鑊」的形勢下,未知裂縫能否修補?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