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后劉曉慶逃稅被捕事件曝光後,廣州和深圳等地方政府均表示會加強打擊偷稅漏稅人士,更聲稱會監控交稅態度欠積極的北上工作港人,這陣子,在內地工作的港人無不人心惶惶。有熟悉中港兩地稅務的會計師說,已有在內地工作港人找他們在報稅方面協助「善後」,他相信憂心忡忡的客人還將「陸續有嚟」。 北上雜誌組
本港的梁學濂會計師事務所高級稅務經理林志偉說,自從劉曉慶事件曝光後,有些以前「膽粗粗想博一博」,在內地涉嫌非法報稅的港人,找他們研究補救方法。他們一般會替客人檢討過往的報稅紀錄,然後建議一個合法的避稅方法。
由於大陸稅務當局過往甚少對個人所得稅作出審查,加上內地的免稅額低和缺乏彈性,稅率又高得叫人咋舌,促使不少北上工作的港人千方百計避稅。有接受訪問的港人稱:「在合資企業打工,如果有得揀梗係邊度平報(稅)邊度。」也有人認為:「香港是我家,最好賺內地錢,納香港稅。」
由香港公司派往內地長駐的李先生指出,很多北上打工的港人,香港仍有一頭家需要照顧,若按足內地稅率納稅,以月薪一萬二千元人民幣計,每月就要納稅一千六百元,一年就是一萬九千二百元,扣除中港兩邊頻撲的交通費,可謂所剩無幾;月入十萬元以上高薪人士,接近一半收入用來交稅,稅率之高令人咋舌,故不少高收入港人都鑽法律罅,減少交稅。很多月薪一萬元的朋友,都拆開兩邊報稅,即香港報七千,內地報三千,由於兩邊都未過免稅額,故毋須納稅。
在廣州從事時裝零售管理的盧先生說,他月入約三萬元人民幣,內地的稅率達百分二十五,即每月要納稅六千五百元,幸好公司替他處理,他也不大清楚公司是向內地報稅抑或香港報稅。
維修印刷機師傅鍾先生批評內地稅制缺乏彈性,既無子女或父母免稅額,又沒有任何其他豁免,每個納稅人的家庭環境不同,一刀切的做法,對負擔重的家庭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