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二三線舉步維艱

英之見:二三線舉步維艱

美股雖然維持強勢,但周三晚的數據實在比預期差,所以短線應會有壓力,稍後有機會炒減息,不過短期最少要先有一次較大的調整。港股累積反彈幅度不算大,但成交萎縮,顯示入市意欲低迷,在暫時遇上阻力後,可耐心等待低位才再入市,預期短期頗有機會在9900至10300間橫行一段較長時間。
東亞(023)業績其實並不差,壞帳水平可以接受,但股價要有憧憬才有動力,雖沒有甚麼下跌空間,卻又不似可大升,相信會在窄幅上落一段日子。東亞在業績公布後表現平靜,滙豐(005)在下周同樣會派成績表,市場也是有預期,但相對下滙豐的風險比較高,散戶熱烈的支持,令到滙豐長期處於相對偏高的水平,所以下跌的空間較大,如果以投資角度而言,現水平筆者寧選東亞。
二三線大跌後已過了4個交易日,仍有零星斬倉事件,整體算是平靜下來,不過有一個現象十分明顯,就是細價股反彈力度有限,有舉步維艱之感,這一點與投資者心態變得比前更加短線應有關係。

股民心態短線為主
現時入市的投資者,肯作長線的一定比前更少,市場波幅上升,一般人都認為風險高了,所以會步步為營走短線。假設一隻細價股急跌了,低位有人博反彈,但這些人有10%已急不及待獲利回吐,加上中途入市的,在見過低位後,到價又慌忙鬆縛,甚至在更高位入市的,會以輸少當贏的心態在反彈中止蝕,因此這些劫後餘生的股份要大升,是相當困難。
市場文化傾向短線已非今時今日的事情,試想股評中的買賣建議,十居其九都是以10%內作目標,止蝕更加神乎其技,5%內比比皆是,恍似有精確無比的儀器可以量度出入市價已是最低位,其實如果人人心如是,又怎會輕易大升。至於長線贏錢,往往是靠長線投資組合拉上補下,短線炒賣太密,只益經紀而已。
電郵:[email protected]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