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為小經紀蚊股留點空間

曾淵滄專欄:為小經紀蚊股留點空間

蚊型股除牌問題已令董特首出聲,他說如果調查結果有人需負責任,他會跟進。如何跟進?是不是炒魷魚?如果是,會嚇壞眾高官,今後,自認沒有幾分斤両的人豈敢當問責官員。現在人人但求自保,有人說甚麼也不知道,有人說港交所(388)該負責,有人說證監會該負責。
我覺得,這個事件不是單一的事件,這個事件之所以演變成政治事件,是過去好一段時間香港小型經紀行、蚊型股老闆累積多年的悶氣的發洩。長期以來,香港證監也好、港交所(包括前聯交所)也好,都不大歡迎小型經紀行,不歡迎蚊型公司,這些官員經常覺得小型經紀行與蚊型公司不穩定,經常出問題,每次出問題卻得勞動他們來做善後工作,很討厭。
如果香港只有大摩、美林、高盛這些大經紀行,只有滙豐(005)、長實(001)、新地(016)這些大股票,他們的工作就輕鬆多了。
財經官員也經常宣揚,小經紀行、蚊型公司的背後有許多莊家在活動,他們有責任保護小投資者,免得他們跌進莊家的圈套。財經官員的出發點是善意的,是為了保護小投資者,但是小投資者就是不領情,繼續沉迷於蚊型股,繼續在小經紀行買賣股票。於是財經官員就不斷地收緊小型經紀行與蚊型股的活動空間,稍有風吹草動,就得做「解釋」,這種情形已存在了很久,是聯交所成立之後就出現的情況。我們不該走回頭路,回到四會時的亂局,但為小型經紀行、蚊型股留點空間是應該的。
曾淵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