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證監會公信力何在

投資學堂:證監會公信力何在

在周三的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內,港交所(388)行政總裁鄺其志終於打破沉默,講出整件股份除牌建議事件之真相,從他的表白中,可見在過去一年,港交所就股份除牌之定價已跟證監會商討了多次,由最初證監會要求之「低於1元的股份應合併至5元」,逐步下降至最後雙方同意的5角除牌水平。在整個討價還價過程中,顯示出一個真相:證監會在股份除牌建議公布前已知道5角除牌此定價,並非如其主席沈聯濤在早前記者會中所講事前「沒與港交所談過一個除牌價」(資料來自《蘋果日報》)。
從鄺其志的表白中可見,在港交所極力反對下才將股份除牌價定於5角,反映證監會才是這場股災的關鍵角色,甚至可能是元兇。同時證監會主席之前後矛盾,不禁教人懷疑他是否企圖推卸責任而說謊!此外,這種欠缺公正的做法,亦令人聯想到證監會在過往對某些業界人士所作出之指控及裁決,當中是否亦有不公平及不合理的做法。

阻礙本港經濟復甦
除此之外,證監會表示將調查上周五股災事件有否涉及人為操控,筆者極之懷疑其背後目的是真欲調查還是想轉移市場的焦點,希望不要有業界人士無辜被牽連。證監會一向試圖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形象,但在今次事件後,投資者勢必對證監會的公信力產生極大之質疑。
在香港,工業已式微,地產也不再是經濟的火車頭,金融服務業將是本港經濟支柱,但一個沒有公信力之證監會可否有效地繼續維持市場秩序?何以跟國內如上海及深圳等競爭?這勢必阻礙本港的經濟復甦!
昨日本欄已講到,從港交所2001年業績中顯示,上市收費是港交所其中一項重要收入,港交所亦是上市公司,同時沒有人可持有其公司股權逾5%,故它可算是一間沒有單一大股東之上市公司。眾所周知,股東利益是上市公司管理層首要考慮因素之一,正如本欄昨日所講,除牌建議將影響港交所的盈利,相信這亦是引致早前其股價大幅下挫的主要原因。在這次除牌建議中,反映出會否影響其收入並非其管理層首要考慮的因素,可見並沒有顧及現有388小股東之利益,有違上市公司之原則。
一間罔顧小股東權益的公司,是否仍應讓小投資者投資?
電郵:[email protected]
譚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