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股東逾50萬的地鐵公司(066)昨日宣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由於期內物業發展利潤大幅上升近6成,達13.14億元,即使核心車務收益下跌,股東應佔溢利仍上升38.1%,至18.65億元,較市場預期為佳。每股盈利0.37元,中期息0.14元,可以股代息。
地鐵財務總監梁國權表示,上半年地鐵行車線載客量雖上升0.5%,但由於推行「搭十送一」優惠,加上911事件影響機場快線客量,令整體車費收益下跌1.5%(見中期業績表),上半年盈利增長主要源自地產收益。
經濟環境欠佳,加上通縮持續,令地鐵提高票價機會渺茫,投資者均十分關注地鐵日後的物業延遞收益,能否支持未來盈利增長。
梁國權表示,上半年13.14億地產收益中,約12.89億元來自東涌及九龍站物業發展的延遞收益。該公司截至6月底可供調撥延遞收益仍有約71億元,並會視乎物業銷售及建造進度,於未來3至4年間入帳。
另外,地鐵於今年批出將軍澳55b區及坑口站物業發展項目,另調景嶺站已邀請發展商遞交發展意向書,未來將可為公司提供穩定物業收益。地鐵主席蘇澤光表示,將軍澳物業發展未來10年均會為該集團提供盈利貢獻。
地鐵上半年營業額37.16億元,升0.3%,當中車務運作佔27.52億元,跌1.5%;在提升生產力及控制成本下,經營成本下跌1.9%;若撇除為沙田至中環線標書註銷的4200萬元,經營成本則下降3.9%,經營毛利率56.4%。
該公司上半年度攤佔八達通的收益為2000萬元,升17.6%。所有專利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八達通外,現有42間非運輸商戶接受八達通卡付款。同時,八達通發卡量已逾860萬張,每日交易量增至720萬宗,每日平均處理492萬元交易金額。
梁國權表示,隨着將軍澳支線通車,載客量及車務收益均會上升。未計算其他收入,他預期將軍澳線可取得除稅、利息、折舊及攤銷前(EBITDA)盈利。
地鐵上半年度的資本開支為25.7億元,主要來自將軍澳支線、車站翻新工程及其他資本性改善工程。借貸額由去年底的313.85億元,增至6月底止的338.83億元,負債比率由58.2%增至61.6%,淨負債比率則為58.5%。
利息方面,因利率下降,利息支出下跌15.7%至3.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