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息環境下,要為資金找尋出路,想獲得高回報,投資工貿大廈,可說是個不錯選擇。在眾多物業類別之中,要數租金回報最高的,非工貿大廈莫屬;但既然是高回報,風險自然亦較高,投資者想減低風險,切記依循「市中心交通便」這個工貿物業投資要訣。
投資工貿物業一直被視為高風險產品,只因本港的工業北移,對工廈的需求不斷下降,以致空置率偏高,尤其是偏遠如粉嶺及元朗一帶,情況更為嚴重;難怪許多投資者,一提起投資工貿物業便怕怕。
作為業主,物業單位長期空置,同於納空租,再加上其他雜費,負擔非輕。此外,工貿物業的用途,有硬性規定,不可隨便更改,投資者的靈活性較低。
不過,雖說本地工業北移,但不少企業仍在港設置辦事處,亦有不少中小型企業,租用工貿單位,用作寫字樓加貨倉,所以工貿物業,仍有一定需求。
美聯物業工商部區域經理陳偉志指出:「現時大部份工貿物業的投資者,本身都是工貿大廈的用家,對工貿物業有一定認識,知道市場需求。」
他表示,本地的工貿物業市況,正呈現兩極化的情形,市中心地鐵沿線,如觀塘、長沙灣、九龍灣、鰂魚涌及北角等地段的單位,每月不下60至70宗租售個案,回報率達12至13厘的,並不罕見;但一些偏遠地區的單位,空置率卻高達3成。
現時,市中心兼具地鐵優勢的工貿單位,呎價介乎300至1000元,偏遠地區則約為百元左右;整體呎租由1元至14元,相差頗大。
陳偉志說:「獨立投資者宜購置一些600至700方呎的單位,租客的承接力較強。」如果位置好,兼且已有天花、地氈及冷氣等設施提供,呎租可達10元。
陳偉志指出:「除了地點、交通配套外,工貿大廈的售價,還須視乎樓齡、內部設計,以及工廈本身的配套,可否配合租客的實際運作(如有否停車場、可否上落貨櫃等)。」
此外,本地的工貿物業,大致可分為傳統工廠大廈,以及工商綜合大廈兩類,主要分別在於用途的規定,以後者的用途較廣,價格亦因而有10至20%的差距。
記者:丹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