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熟」肝腫瘤新法風險低

「煮熟」肝腫瘤新法風險低

【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透過電磁波的熱能,殺死肝臟腫瘤,至今已進行了六十宗,新法較傳統外科切除手術風險較低,失血及併發症機會較少,九成半病人能在一次手術消除五厘米以下的腫瘤。
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副教授潘冬平表示,去年四月參考美國的技術後,率先在本港進行「射頻消融術」,利用帶有高頻交流電的探針導入腫瘤內,透過熱能消融腫瘤,情況就如把腫瘤「煮熟」一樣。醫生會按照病人不同病情而採用經皮下、開腹或腹腔鏡的手術進行。

只宜早期肝癌
潘冬平稱,這種手術目前只能應用在腫瘤少於五厘米以下的早期肝癌,該院曾進行的六十宗手術中,九成五病人能在一次手術便徹底殺掉腫瘤,約五名病人手術後出現細菌感染等併發症,並有一人因肝功能太差而死亡,但整體上風險遠較切除腫瘤手術為低。
他表示,這種手術傷口較細,失血機會不大,如從皮下刺入探針進行手術,手術時間只需十多分鐘,病人在手術翌日便可出院,相對傳統手術需七、八小時,手術後一周以後才可出院,新方法較傳統外科手術切除肝腫瘤的風險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