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中國社會正隨着經濟急速發展而出現重大變化,為了讓讀者了解內地特別是大城市的新面貌,本報將一連兩天刊出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阿諍(筆名)所寫的北京市民心態研究結果及分析,敬希讀者垂注。
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的學者就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對六百戶北京市民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下,我們摘出其中一些非常有趣的片段,香港的讀者可以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與北京居民的回答比較一下,一定會感到很有意思。
在調查中,學者們向北京市民提問:「你認為在當前的中國社會中哪三種人最容易獲得高收入?」每個調查對象可以在「有文化有學歷」、「當官」、「有資產」、「有社會關係」、「腦子聰明」、「有技術專長」、「家庭背景硬」、「膽大敢幹」、「吃苦耐勞」等九項指標中作出三種選擇,並將它們排序。根據北京市民的回答,並用打分的方法作技術處理,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當官、有文化有學歷、有資產、有社會關係、有技術專長、家庭背景硬。
學者們又向北京市民提問:「你認為應該是哪三種人獲得高收入?」每個調查對象還是在前述九項指標中作出三種選擇,並將它們排序。仍按前述辦法打分,那麼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有文化有學歷、有技術專長、吃苦耐勞、腦子聰明、有資產、當官。
將這兩組數據對比一下,結果是很有意思的。被北京市民選擇排在前六位的「最容易獲得高收入」和「最應該獲得高收入」中,有四種人是一致的,即當官、有文化有學歷、有資產和有技術專長,但排列的順序不一樣,這反映了當前中國社會的一種特殊現象,即「權力資本」(當官)、「經濟資本」(有資產)和「文化資本」(有文化有學歷和有技術專長)在分配方面的重要性與人們的期望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差異。
1.「文化資本」在分配方面的份量無論是「實際」還是「應該」都得到北京市民的承認,這說明「知識社會」的發展趨勢還是被普遍接受了。
2.「經濟資本」作用的實際情況與北京市民的期望也一致,這說明了市場經濟的影響已經深入人心。
3.「權利資本」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份量顯然超過了北京市民的認可──實際情況是「當官」最容易賺錢(因為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北京市民的期望卻是,「當官」也應該多賺錢(高薪養廉),但不應該排在第一位。
4.利用「社會關係」、「家庭背景」實際上容易得到高收入,而北京市民卻不贊同。
5.北京市民認為「吃苦耐勞」、「腦子聰明」應該得到高收入,但在現實生活中卻不然。 (二之一)
阿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