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財金官員宮廷鬥爭

新舊財金官員宮廷鬥爭

由港交所建議除牌機制觸發的細價股股災風波,只不過短短數日之間,火頭已經由港交所行政總裁鄺其志,直燒到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身上。

問責制下難卸膊
有官場中人指出,沒有了公務員政治中立這道「護身符」,問責官員再難於政治風波中置身事外,再加上他們處理這場危機進退失據,由只懂劃清界線,到後來肯負部份責任,均凸顯了剛滿月的「問責制」根本無助特首扭轉管治危機。
事實上,在一些政界及財經界人士眼中,這場細價股股災風波除了衝擊問責制外,更加是一場政府新、舊財金系統之間的「宮廷鬥爭」。有財經界人士指出,金融界內一直流傳以梁錦松及馬時亨為首的新財金系統官員,早晚會向財政司前司長曾蔭權於財金系統內布下的「親信」開刀,傳言的矛頭更直指鄺其志及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所以當事件一發生,梁、馬二人立刻將責任推到港交所,自然令一些政經界人士有所聯想,認為有人想借勢排除異己。
不過,正如一名資深官場中人分析,推行問責制後,問責官員已再難「走位」卸責,就以「短樁」風波為例,當日政府以一句「公務員政治中立」,只要犧牲房委會前主席王䓪鳴,就可保住當時房屋署署長苗學禮等人過關,但今日已難「棄鄺保馬」。

轉軚願負部份責
嶺南大學政治學及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認為,今次事件令問責局長清楚明白他們要對政策推行承擔責任,他相信最終會有局長要對事件公開道歉,但不會有人要引咎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