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業務提供貢獻<br>上車落車:泰興前景佳

歐洲業務提供貢獻
上車落車:泰興前景佳

泰興光學(389,市值12.48億元)剛公布全年業績,純利下跌28.5%至1.43億元,全年派息則由去年的3.4仙減至2.9仙。
從表面看,泰興現年歷史PE回升至8.8倍,息率4.7厘,比起另外幾隻眼鏡股雅視光學(1120)、新興光學(125)甚至高雅國際(907)等,數字上是不夠吸引。
不過,泰興正處於轉型期,與其他眼鏡生產商比較並不公平。過去泰興是以生產為主,但去年生產業務的比重已跌至3成,分銷業務取而代之,成為最重要業務,佔營業額63%。
這個轉型期的成本,對泰興今期的業績有所拖累,存貨撥備、呆壞帳撥備及重組開支等一次過的項目,在去年總數達3065萬元,所以去年業績實際上比表面為佳。

轉型以分銷為主
銷售及行政開支大增,是轉型成為分銷商的後果。去年這兩方面成本增幅十分驚人,由約2億元跳升至約4.5億元。不過,這方面應有減省空間,去年已完成整個分銷藍圖的大部份,透過合併分銷辦事處及減省過剩人手,就算整間公司仍在拓展期,亦有望控制成本。
假設泰興今年業務只是平穩,純利亦應大幅回升。歐洲市場的比重經一連串收購後已升至48%,加上意大利的營業額去年只得半年入帳,所以歐元升值對泰興十分有幫助。意大利業務今年全年入帳,又不再有特殊項目,今年盈利要反彈幾成才算合格。
業績發布的焦點落在獲批於國內成立中外合資公司,這方面的潛力的確不錯,但泰興眼鏡檔次較高,以目前國內的消費力而言,暫時不要寄望太高。
泰興的前景,主要視乎分銷業務能否繼續維持甚至再進一步,以其生產設施,向下游發展應有相當優勢,贏面應遠比輸面高。
何 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