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學習美國趕絕小股民?

曾淵滄專欄:學習美國趕絕小股民?

蚊型股股價在大跌後,港交所(388)作出「讓步」,令股價大幅反彈,但仍遠遠離大跌前的價格很遠,有些股曾一口氣跌90%,然後反彈一倍,股價仍比跌市前少80%,真是嗚乎。
為何反彈力度不夠?原因就是投資者不相信港交所的所謂「讓步」,投資者知道,港交所的所謂「讓步」,所謂「諮詢」,只是想暫時平息蚊型股股民的怒氣,但淘汰蚊型股這個「長遠」政策是勢在必行,問題只是何時實行?有多少時間讓蚊型股進行合併與接受收購的活動?
香港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就一定會學習西方國家的習慣,美國哪有仙股?美國1仙已經香港7.8仙,美國有許許多多股票股價在100美元以上,但香港卻沒有這種大價的股票。
趕絕蚊型股,實際上也等於趕絕小股民。如果香港的股票全部變成每一手至少3萬元、5萬元的時候,許多小股民就沒有資格玩了。
是的,美國沒有小股民,美國人除非比較有錢,有資格自行買賣股票,餘者只能透過基金間接地買賣股票,沒資格直接選股票,因此,美國傳媒評論基金的文章也比評論個別股的文章多。
小股民沒資格直接炒股票,股市就只剩下基金經理與基金經理對壘,結果是小經紀行全部關門,這是美式資本主義的典型結果:沒有小老闆,只有大老闆及為大老闆打工的人。
這是不是香港要走的道路?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