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經濟及金融狀況最近又再掀起波濤。阿根廷無法償還外債,政府政策又進退失據,導致金融市場翻天覆地,國家陷入嚴重危機。如今佔南美近1/3產出的巴西,前日又傳來噩耗,貨幣雷阿爾(Real)兌美元一日內急挫超過5%,主要是國基會未必向巴西提供新貸款。
其實國基會並不是不肯「放水」,只是兩位暫時在民意調查領先的總統候選人──左翼工人黨的魯拉和社會黨的高梅斯拒絕在貸款條約上加簽,令國基會「縮沙」而已。
美國財長奧尼爾在下周走訪巴西和阿根廷之前曾經透露,美國不會向上述兩國提供額外援助,並聲稱,儘管巴西和阿根廷是美國重要盟友,但兩國政府必須在政策上對症下藥,善用資金,不要將人家援助的資金存進瑞士銀行的戶口中。這種語帶侮辱性的抨擊,當然立時惹來巴西官員的反彈和不滿。不過這又是否導致國基會「縮番條槓」的另一原因?甚或是美國與國基會達致某程度共識,留待奧尼爾訪問期間作為談判的本錢?
姑勿論是甚麼原因,雷阿爾兌美元今年已大幅下挫28%,若再向下滑落,不但誘發惡性通脹,更令巴西在債務負擔上百上加斤,美國或國際組織不及時伸出援手,不難出現另一個阿根廷局面,到時美國或全球金融機構會否再受衝擊,值得重視!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