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現實的過程 - 李敏

接受現實的過程 - 李敏

醫生當值時,每分秒所應付的都是mattersoflifeanddeath,EQ低一點都可能精神崩潰。
「要逼自己變得麻木嗎?」我問我的婦科醫生。「倒不能每次遇到末期病人也嚎哭吧?」
蕭醫生一邊為我換膠布一邊回答,「在病人面前當然要冷靜,但其實心裏十分不好受,幸好做婦產科較多迎接生命的喜悅,較少不治之症,而且有些公立醫院已設有輔導末期病人的部門,他們能幫輕醫生。」
「那如果遇到癌症,你會怎樣告訴病人?」我再問。
蕭醫生回答:「字眼上盡量技巧一點,例如說『看來有些細胞不太好』,不要劈頭一句就說『cancer』,讓病人慢慢接受現實。」她解釋,「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快要終結時,心理上分開幾個階段,要慢慢引導。」
還記得看張惠賢醫生的《與死神對話》,得悉大多數絕症病人有五種心理狀態──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接受,也有些第一個反應是震驚,這五種心理不一定循序漸進,可以是反反覆覆的。
只覺得這五個心理狀態,並不只是接受生命終結的過程,它可以是接受對方提出分手,也可以是接受自己破產的過程,人生中常經歷。
其實快快接受現實有甚麼好處?有些人在接受現實後更加不快樂,有些不肯接受現實的人樂得自欺欺人。
接受現實?還是看性格、看情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