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br>過氣女兵:創業慘過從軍

人物素描:
過氣女兵:創業慘過從軍

滾滾失業浪潮下,多少人掙扎浮沉,為的只求一份安穩的職業。但是,才四十歲的陳嘉明在三個月前卻毅然丟下中資銀行的鐵飯碗,與丈夫一起開了間小飯店,憑着曾經當過解放軍的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逆境創業,開闢自己的新天地。
一九七九年,國內開始推行現代化改革,剛在廣州中學畢業的陳嘉明報名參軍,由於成績優異被挑選到空軍當通訊兵,當時她才十七歲。她自豪地說:「我是中國第一批空軍女通訊兵,當時新兵訓練團約有二十名女兵,但一年訓練期滿,只剩下八人。」而在新兵團,她邂逅了後來成為她丈夫的劉寧川,兩人一見鍾情。

要愛情棄事業
三年當兵生涯,嘉明曾經被派往福建某海島,在山洞裏駐守整年,對着茫茫大海,生活很艱苦枯燥,每月只有五元人民幣津貼,但她仍很快樂,因為學到許多從未見過的東西。後來,上司推薦她去軍校深造,但情根深種的她卻要愛情不要事業,堅決要求退役,並嫁到丈夫的家鄉南京。
劉寧川的祖輩原來從民國初年已開菜館,在金陵頗有名氣,招呼過不少達官貴人;五十年代初國內企業公私合營,父親由老闆變為國營飯館的廚師,而他卻從小偷師學得一手正宗川菜。八九年,劉氏夫婦持單程證來港定居,嘉明在一間中資銀行任職,一做就十三年;阿川先後做過貿易公司、食肆雜工等多份工,但始終念念不忘振興祖業。
今年初,裁員潮席捲中資銀行,嘉明眼見身邊不少同伴被辭退,心灰意冷,於是把心一橫也辭職,與丈夫和一名舊同事拍檔在北角開了間小食店,煮賣勁辣川菜。嘉明說,她辭職的事一直不敢對家中父母說,後來紙包不住火,全家人都反對,大罵她不應鹵莽丟下「鐵飯碗」。

雖辛苦卻值得
從找店址到籌備,一切自己動手,阿川和嘉明才知道創業艱難。因為沒有做食肆經驗,小店開張頭幾個星期,兩口子和拍檔做到手忙腳亂,碰了不少釘,幸好阿川的正宗川菜確有一手,吸引不少嗜辣之友光顧,甚至打烊時,仍有人推開閘門買消夜。
阿川說,自己做老闆才知道原來香港地創業真不容易,特別是法例繁多,條件嚴格苛刻,稍有失誤就中招,蒙受經濟損失。
每天由早上十點忙到凌晨四點,做到腰痠背痛,嘉明形容,比起當女兵和白領的日子,如今當然辛苦得多,但看到生意漸有起色,她疲倦的臉上卻泛起一絲笑意。
記者:黃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