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高調稱要為今次「細價股人為股災」事件追究責任,但層層追下去,一個推一個,結論竟然沒有人違反現行機制!有市場人士形容,這正好反映現行機制的荒謬。
政府發言人表示,按照目前機制,港交所為修訂上市規則而向市場發布的諮詢文件,以往一向毋須提交政府相關部門如財經事務局等審閱或備案,只會在諮詢期屆滿並作出總結後,政府才會視乎情況,例如市場仍有不同意見,才會介入。
證監會發言人昨日亦強調政府無參與諮詢制訂文件細節內容,但原則上鼓勵有除牌機制,而證監會則有與港交所討論過文件內容。
根據港交所機制,該所就新建議諮詢公眾,只是在草擬過程時與證監會進行磋商及得出共識後,便立即交由聯交所上市委員會討論及通過,然後與證監會談妥細節後便作公開諮詢。因此,港交所今次公布的除牌建議沒有通過港交所董事會討論,做法是合乎現行機制。
換言之,港交所管理層今次的一切行動似是合乎現行機制,但有市場人士則質疑,事件掀起軒然巨浪,已足以反映現行機制的不足之處,負責人也欠缺警覺性,若不改善這機制,便難保沒有第二次「人為股災」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