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房屋署上月推出新一期三千個不受歡迎或曾發生兇案的公屋單位供輪候冊居民申請,當中包括今年初慈正邨正怡樓曾發生狠父殺死子女倫常慘劇的單位,結果共接一萬九千多宗申請,平均六個家庭爭奪一個單位,當中四千宗是來自居港未滿七年的申請人。
房委會委員王坤憂慮,這批人士獲編公屋後,可要求調遷位置較好的公屋,變相「打尖」。但房署表示獲批者三年內不能申請調遷。
房屋署今次特別容許未符合七年居港期限的輪候冊家庭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發言人表示,在一萬九千多宗申請中,一、二人單位的申請者佔最多數(見表),大部份在輪候冊上等候少於一年,租金介乎每月一千至一千一百元。該署會按照輪候冊上的次序,先處理已居港滿七年的申請。房署去年底也曾推出五千個同類單位,當時接獲一萬一千五百宗申請。
該三千個不受歡迎單位中,有七十七個曾經發生兇案,其餘都是因為位置偏遠、或先後五次編配予公屋申請人但都不獲挑選的單位。其中一千個位於市區、一千個位於擴展市區、八百個位於屯門、二百個位於離島。
今年年初在慈雲山慈正邨正怡樓曾發生狠父殺死兩子女再自殺倫常慘劇的單位,亦屬今次編配單位之一。單位鄰居黃先生表示,自從發生命案至今,該層樓已有三戶遷出,他也有要求調遷,但不滿獲編單位太偏遠,所以暫未遷出。他說,「個單位死咗過三個人,好邪,啲人夠膽咪入嚟住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