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網傳訊:<br>電線上網毋須鋪網省時省錢

科網傳訊:
電線上網毋須鋪網省時省錢

【本報訊】中電控股(002)旗下中電數碼上周宣布,夥拍長江實業(001)及港燈集團(006)進軍寬頻互聯網市場,成立合營公司電聯網絡,利用大廈的電線網絡提供寬頻服務。一時間,利用電線網絡作為通訊渠道,又再次成為業內熱門話題。

不過,電訊業內人士指出,將有關技術引入大廈、人口高度密集的香港,是否可行仍是未知數。
首先,用電線上網,先要克服大廈內電線的干擾問題。雖然電線上網所用頻譜較窄,雜音較少,但由於是以電線傳送,不同時間用戶開關電源,增加或減少使用電器產品,如冷氣機、微波爐、CD機、風筒等,均會對傳遞中的訊號產生干擾,這也是為何有關技術發展了十多年仍未廣為採用的原因。雖然歐美方面均指出,過去1年技術出現突破,可克服干擾問題,但以香港人口高度密集,家庭使用的電器產品又眾多,是否可行仍有待驗證。
由於電線為大廈共享系統,用戶同一時間上網,資料容易透過電流傳至其他用戶,因此需要安裝過濾器或透過自動偵察干擾技術,以減少電線干擾,提供穩定的寬頻服務。
根據外國的經驗,用戶須安裝特製插頭,內置寬頻上網調解器晶片,插頭提供電源外,也同時肩負以太網及話音服務用的用途。在大廈的電線系統方面,則須在每幢大廈的電力機房,安裝主網絡調解器,然後透過大廈的電線系統,將訊號輸送至各住戶的特製插頭。由於大廈主電線網絡是全幢大廈共享,未來有可能出現頻寬共享的問題──全幢大廈用戶同時上網,便會出現網絡塞車。
面對諸多不明朗因素,仍有投資者願意發展有關服務,無非因為投資成本較便宜及具彈性。分析員指出,電訊企業最大的開支為鋪設網絡,若透過電線網絡傳送,則可節省逾九成資本投資;況且電網布線系統早已存在,只需視乎需求加設調解器,便可提供服務。相對而言,投資大減,令公司可以較低價格推出服務,大大加強競爭力。

干擾問題有待驗證
另外,大廈電網布線也可解決過去互聯網服務一直存在的「最後一里」樽頸問題,特別是一些舊式樓宇,基於成本效益,電訊商未必願意重新為其鋪網。加上現時的寬頻網絡覆蓋也不是百分百,新技術正好填補不足,令舊式大廈及偏遠地區也可享用寬頻。
若由電聯網絡提供大廈內的通訊連接,而長實系的和記環球電訊則提供電訊骨幹網服務,傳輸網絡訊號,加上兩電龐大的用戶網絡,短時間內便可將服務推廣至全港。未來服務上軌道後,更可將之推廣至區內,特別是即將開放電訊市場的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