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於經濟低迷,證券界人士預測,本周四(8月1日)率先派發中期「成績表」的東亞銀行(023),業績難以樂觀。分析員指出,由於缺乏前年同期的大額壞帳回撥,今年上半年呆壞帳支出將劇增約8倍,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純利將減少19%至36%。
人民銀行剛宣布,外資行的人民幣同業拆借,不能超過本身人民幣負債四成的上限。有證券行認為,新措施將影響以大中華定位的東亞,在內地的發展空間。
東亞目前的中國業務約三成涉及人民幣為本位。吳玉欽證券研究報告指出,該行的人民幣貸款中,只有27%的資金來自企業存款,其餘均是透過同業市場向國有商業銀行拆入。報告認為,若人行實施新例,東亞已超過四上限。按該行現有的人民幣存款,最多可參與17.5億元的人民幣貸款。
吳玉欽證券指出,若新例在今年下半年推行,將調低東亞2003及2004年度的中國業務盈利預測,由分別達1.84億及2.21億元,降至1.75億及1.93億元。中國業務對東亞集團整體盈利貢獻約一成。
去年上半年,東亞錄得總值1.75億元的大額壞帳回撥,令期內的呆壞帳準備支出僅4941萬元,下跌77.6%。不過,DBS唯高達證券報告預期,由於缺乏相同規模的壞帳回撥,今年上半年東亞的呆壞帳準備支出會勁升8倍。扣除撥備前的經營溢利,則因減省成本的協同效應,料會輕微上升。
證券界普遍已將第一太銀及中國聯合併入東亞帶來的2億至2.5億元的成本效益,反映在本年度東亞盈利預測內。但DBS唯高達報告指出,該行在收費業務擴展上並不突出,管理層需要向市場傳遞更明確的發展目標;儘管該行自5月以來股價已持續下滑,但提高其投資評級的空間有限,故維持對東亞跑輸大市的評級。
BNP百富勤助理董事何偉華估計,上半年度東亞的呆壞帳支出會增至4.4億元,除了欠缺回撥因素的刺激外,與個人貸款破產上升及撇帳採取新會計安排有關。他預期,今年上半年東亞純利將下跌36%至6.52億元,下半年盈利估計為9.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