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納殊,JohnNash,數學天才,一九九四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一九七一年卻是一名瘋子。他生於一九二八年,二十歲入普林斯頓研究院研究純數,二十一歲發表博弈論突破性論文,二十九歲獲麻省理工大學聘任教授。同年,他因發現嚴重精神分裂,被關進精神病院。六個月後出院,但此後三十多年歲月就在患病狀態中度過。
一九七○年至九○年代這一段日子,他幽居在普林斯頓,不大與人交談,獨自在絕早的清晨,在一間間課室的黑板上,留下時而通篇囈語,時而含意理性的方程式。慢慢,他成了當地學生熟悉的人物,人稱「魅影」——thePhantom。
直至一九九○年的某一天,他忽然被察覺完全康復過來,恢復了做數學的能力,得獎之後,更加增強了自信心,簡直再世為人。他的康復,是接近奇跡的個案。
納殊的兒子小約翰,像父親一樣,少時即顯露出數學天才,幾乎更勝其父,但就在前途最一片光明之際,他卻像父親一樣,墜入精神分裂的深淵。納殊得獎之後表示,他需要那筆獎金,讓兒子得到妥當的照顧。
從SylviaNasar寫的傳記看,納殊的個性絕不可愛。他冷漠、自私、對才智不如他的人不耐煩,但一位熟悉他的數學工作的人毫無保留地說,"Hehasabeautifulmind"——他有一個美麗的頭腦。因為他看到別人無法想像的理念,他的思路永遠另闢蹊徑。精神病的悲劇,像麻木不仁的暴政一樣,是在於浩大的浪費人才。我在七一年、七三、七五年三度在普林斯頓,如果碰到納殊,會留下甚麼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