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海外華僑,打破了時間、地域、空間的限制,千里傳來一封封慰問信,與身處逆境的香港同胞互勵互勉。縱使收件者與寄件者素未謀面,但愛心與關懷,卻成為彼此精神的流通,營造一幅幅動人情景。
十四位來自美國洛杉磯的華僑,早前自發性地郵寄了一批信件到本報社,希望透過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代為將信件轉交予多位身處困境的個案苦主。
「我知道香港市道欠佳,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但請不要灰心……」、「逆境一定會走的,明天一定會好過昨天……」、「我覺得經歷過艱苦嘅人會特別出色,因為他們知道甚麼是得來不易……」雖沒有洋洋萬字,但每句真摰的祝福和關懷,教人暖透心窩。
事實上,撰寫信件的這群海外華僑,大部份非來自上流社會,相反,當中不少更是貧困的留學生、失業人士,更有小兒麻痹症、長期病患等殘疾人士。
四十二歲患有小兒麻痹症的阿健,便收到美國署名阿基的一封來信,信中提及,他曾患腦腫瘤,但仍能積極面對人生。「其實你和我的生命很相似,你一生有很多病痛,我也和你差不多……我和你今天能夠生存,已經很有福氣……。」
行動不便的阿健,近年亦處於失業狀況,生活擔子全落在妻子的肩膊上,幸好阿健生性樂觀,閒時更不斷裝備自己,期望一朝再自力更生,早前,他更獲善長資助購買一部手動輪椅。
阿健閱信後表示:「我好多謝呢位阿基,我好同意佢嘅講法,為咗太太同仔仔,我會好好生活落去。」
命途多舛的阿儀,則收到RickyWong的慰問信。Ricky在信中叫阿儀不要放棄自己,盡早找社工幫忙,讓子女可以專心讀書。「好開心,亦都好感動,素未謀面嘅人竟然都會咁關心我。」眼泛淚光的阿儀說。
四十一歲的阿儀去年與丈夫感情破裂,她帶着兩名分別十五歲及十二歲的子女毅然離家。由於和丈夫未達成離婚協議,加上夫妻之前經營的公司債務糾纏不清,令生活陷困的她無法申請綜援,三母子飽受斷炊之苦。阿儀的慘況經報道後,接獲共七千六百三十元善款。
「好多問題仍然交涉緊,𠵱家惟有見步行步,但無論如何,我都好多謝咁多位善長雪中送炭。」阿儀由衷地說。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