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在地鐵車上,見一個穿着運動鞋的小男孩,好像溜冰似的走路,腳下裝了滑輪一般。他一把鞋頭翹起,就能溜幾步。後來才曉得,他穿着的原來是暴走鞋。
暴走鞋也叫附轆鞋,「附轆」跟桌球術語fluke的本地中譯諧音,譯名挺有意思。「轆」就廣州話所說的「輪」。鞋底裝了輪子,走起路來當然快人一步。
「暴走」倒是日語,意指狂奔。暴走鞋這名稱,取得實在貼切。愛飆車的暴走族,看來都該穿上暴走鞋,去襯托一下他們的身分。有段日子,鞋底裝了閃燈的運動鞋十分時興。一個女孩子告訴我,這種鞋子美國黑人最愛穿,土得掉渣。現在我見人穿暴走鞋,也覺得土得掉渣,這光是小學生才配穿的。
大男人穿着暴走鞋滿街溜,我說不是老來少,老來俏,卻是老來瘋。聽說在美國、日本、台灣、香港,這種鞋子十分流行。在本地,就老見小男孩小女孩才會穿。
發明暴走鞋的,據說是美國一個溜冰世家,目前在當地已賣了二百萬雙。
專家倒說,它對小腿和脊椎有不良影響。看來一旦摔跟頭,準摔個仰八叉。這跟女孩子穿上鬆糕鞋一樣,實在要步步為營,如履薄冰。
能讓人行走如飛,如騎單車的安全暴走鞋,我想總有一天會面世。大家不必經常以車代步,對環保應大為有助。那時滿街暴走的,就都是神行太保戴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