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董建華在九八年實施的母語教學政策或會改變,將於本周四正式上任的候任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再一次倡議放寬母語教學政策,認為若學校師資及學生適合以英語教學,便可自決轉為英文中學,毋須再限定只有一百一十二間中學可用英語教學。
李國章昨在商台《政經星期六》節目中指出,用母語學習可令學生成績進步,但他亦承認這可間接導致他們的英文水平下降。他認為應放權予學校決定以母語或英語授課,若英文中學用英語教學不善,則應改用母語。
李國章早前在接受任命為問責局長後,接受傳媒專訪時亦提出應放寬中學使用母語的規定。他昨重申說:「點解要係一百一十四間(現已減少了兩間),唔可以一百一十五間,唔可以一百間呢?」至於具體政策如何,他稱有待明年的母語教學政策檢討結果。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批評李國章的建議會引起混亂,「學校會無所適從,家長混亂迷惘,如果喺一兩年內重新扭軚,學校都唔知用乜文去教書!」他更擔心部份中文中學會因為家長壓力,而迫於轉為英文中學,「唔轉嘅話,就會流失晒啲學生!」
李國章在節目中承認過去五年教育改革推行過急及過多,予人「倒瀉籮蟹」的感覺,他在正式上任後,將重新審視各項教改的先後次序,作出改善。他又稱會在一年內研究教統局與教育署合併,承諾不會裁員;而他的第三項首要工作是研究如何減少教師的工作量,讓他們有「空間」去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