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建公屋不可思議 - 王岸然

停建公屋不可思議 - 王岸然

房委會去年8月推出長者租金津貼計劃,容許輪候公屋長者領取津貼租私人樓,這本是德政,讓長者有生之年,得以及早改善生活,臨老過安樂日子。但同時研究把計劃擴大至非長者輪候公屋家庭,以減少公屋要求,卻是非常危險及不切實際的想法。幸好新任房屋署長在房委會大會上公然質疑其構想,大概也不會成為事實。
窮人的一間公屋,千多元一個人的綜援,是保障窮人的底線,否則人人睡在街上,社會難言安寧,政府有心要解決窮人居住問題,是跑不掉的責任。當年興建公屋,速度緩慢,就是照顧商人利益,任由窮人在山邊搭屋棲身,亦不理會,這就是董伯與阿松回味不已的獅子山下年代?真是不知人間何世。
公屋的出現,源於五四年石硤尾一場木屋大火,迫得政府面對住屋問題。但住屋趕不上人口增加,七二年麥理浩港督承諾十年之內解決窮人住屋問題,在八二年港府做了一次大型調查,發現還有五十萬人住在木屋之內,這個窮人的住屋問題,從無根治。就是到了九七年,輪候公屋還是要等六年之久。
若然今天為了支持私樓的價值,寧可津貼租金而不建公屋,一如津貼購屋而不建居屋,結果是私樓價格再次飛漲,窮人再次要一家八口一張床,我們要回到真正的獅子山下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