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專題:漫畫業掙扎求存

周日專題:漫畫業掙扎求存

「當年行內人講,賣得兩、三萬書,不如唔好做,費事嘥精神,但𠵱家賣得一萬書已經叫做好。」天下出版總裁馬榮成三言兩語,道出了本地漫畫市場相較97、98年高峯期時,已風光不再。一年一度的漫畫展將於周三(7月31日)開鑼,雖然這是漫畫界盛事,每年暑假仍成為話題,但本地漫畫市場受經濟不景影響,正不斷萎縮。汰弱留強下,二、三線出版商生存空間大減,大型出版商則藉生產漫畫衍生產物,甚至製作卡通影片,以求殺出另一條「生路」,另外亦積極開拓內地市場。 記者:劉碧思 范國忠 攝影:梁鑑章

漫畫業一直沒有組織公會及中介機構,故並沒有正式統計數字,但據玉皇朝主席黃玉郎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本地漫畫市場在高峯期時,每年銷售額達6億至7億元,較港產片市場為大,但時至今日已跌到5億至6億元,跌幅逾一成。馬榮成亦指出,在97、98年本地漫畫的高峯期,每周出書多達50本,現時只有20至30本。

推強積金打擊市場
由此可見,市場正不斷萎縮,出版社團漫畫為主的新帝國創作負責人邱瑞新說:「漫畫只是消費娛樂,在經濟環境欠佳下,娛樂開支首當其衝被削減。」雖然新帝國現時旗下4本漫畫均賺錢,但邱瑞新表示,政府推行強積金政策對市場打擊最大,強積金推出前旗下每周出書6本,強積金推出後有3本停刊,其中「龍頭書」《火武耀揚》高峯期每期銷書達4.5萬本,是社團漫畫之首,較《古惑仔》還高,但強積金推出後,銷量下跌三成。
他更說:「強積金的影響較金融風暴更大,漫畫在99年頭曾上高峯,00年初興起送刀熱潮,市場亦熱鬧過一陣,但同年8月開始講話會推強積金,漫畫銷量就開始跌。」

汰弱留強兩家結業
漫畫市場萎縮,但黃玉郎堅稱,大型漫畫出版社所受影響不深,以玉皇朝為例,現時銷量較去年同期仍有約10%增長,相反由於汰弱留強,部份小型出版社面臨結業厄運,全盛期香港有19間出版社,現時已有兩家結業。
從銷量看,本港漫畫經典《中華英雄》高峯期銷量超過20萬本,《玉郎漫畫》及《龍虎門》等亦賣10萬本。反觀現時最賣得的《風雲》,據馬榮成透露,最高亦只有約10萬本,無可否認,漫畫市場已今非昔比。馬榮成說:「娛樂產品多咗,經濟差咗,漫畫不可能獨善其身,銷量無可避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