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銀行(中行)行長兼董事長劉明康接受《亞洲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希望將包括海外分行、所持有的中銀香港(控股)(2388)餘下控制性權益等整家中行,於3年內在內地A股市場上市,最終並考慮在海外市場掛牌。另外,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宣布,基於中銀香港性質特別及其重要性,故將該股納入大摩香港指數及大摩遠東區自由指數,並於8月底生效。
中銀香港繼上市首天跌破招股價後,昨日開市前叫價集中在8元,較前收市價再跌0.1元,市前特別板的交易時段,更出現一宗每股7.75元的上板交易,涉及股數逾1萬股。
上市協調人高盛及瑞銀華寶前天「擔起接貨大旗」,發揮穩定股價作用;昨日由另一協調人中銀國際接力,在尾市狂掃該股,令股價逆市上升2.5%,反彈至全日最高位8.3元,收市升幅收窄至1.85%,收報8.25元(見圖);惟相比招股價8.5元,仍跌2.9%。中銀香港全日成交額達8.834億元,佔大市總成交額11%。
4家國有銀行積極進行股份制改革及邁向國際市場,劉明康在訪問中指出,個人希望中行在3年時間內,能在內地市場上市,並為該行董事會引入獨立海外股東,藉此強化中行的信貸風險管理;同時,亦構思引進外資金融機構為中行的策略性股東。
他說,中行的計劃是把整家銀行上市,包括中行的海外分支機構,以及持有的中銀香港控制性權益,母行直接或透過華僑商業約持有中銀香港74.17%。
談及外界關注的中行違規貸款醜聞時,劉明康重申,類似紐約及開平分行的事件「永不會再出現」,但他不排除在改革的過程中,未來仍可能發現小規模的貸款問題。他認為中銀香港成功上市,為母行及其他國有銀行強化企業管治、清除呆壞帳等發展,樹立了榜樣。
他又指出,中銀香港重組工程進行了兩年,提高了監管水平及盈利能力,為上市成功鋪路,中行亦希望循相同軌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