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交易所計劃更改遊戲規則,建議將細價劣股除牌,昨日觸發一場細價股股災,五百七十四隻股份齊跌,市值損失五十八億元。其中跌幅一成或以上的股份達一百七十三隻,最多的單日跌幅更達八成八。港交所指目前只是諮詢期,呼籲投資者不要反應過大;瑞銀華寶認為,最多只會有六十家細價股被取消上市資格;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亦稱,有關除牌建議絕對有可能最後不會實行。 記者:龍婉嫻
港交所前日發布諮詢文件,建議設立除牌機制,凡在主板上市的公司,每股股價低於五角、或市值低於三千萬元,又或連續三年虧損且負資產,若未能在一年過渡期內糾正,就會遭到除牌。
但諮詢文件沒有為除牌公司股東安排善後,昨日觸發散戶恐慌拋售細價股,個別股份曾一日下跌九成四,莊家亦遭到證券行追收孖展,紛紛沽貨補倉,市場怨聲四起。
香港證券及期貨業職工會指諮詢文件證明當局並無周詳考慮政策後果,置小投資者及證券市場穩定於不顧,罔顧現實,好大喜功,盲目跟隨外國做法,只顧追求國際化虛名;該會更直指港交所行政總裁鄺其志明顯不了解本港證券市場實際狀況,對如此重大政策訊息的發放、時機及其後遺症掌握不足,判斷錯誤,並質疑港交所是港府的傀儡。
據悉,股災出現後,有人聯絡上市公司,建議一起在報章刊登聲明,最初有數十家公司響應,但亦有上市公司因不知聲明具體內容,未有參與;到收市後,已有過百間公司表示願意加入,市場更傳聞若港交所一意孤行,就會將意見直陳國務院。
雖然本周初傳媒已逐步報道港交所將推出除牌新機制,但散戶未有反應,直至昨日傳媒廣泛報道港交所的建議,散戶以為低於五角的股份很快會被除牌,恐怕愈遲沽貨手上的股票愈不值錢,爭相在早市出貨,跌幅超過兩至三成者比比皆是(見附表)。
由於承接乏力,部份股份如兆晉國際更如斷線風箏,市場傳聞該股內地莊家被斬倉,股價由一角七仙急跌至一仙,跌幅達九成四,尾市略有反彈,最後亦跌八成八。
另外,昨日證券界又流傳多家中型證券行受股災影響可能會出事,證監會在收市後查核部份證券行。證監會發言人指出,已密切注視證券行的風險及資金問題,昨日並無人「爆煲」,但他拒絕透露曾向多少家證券行要求注資。
港交所消息人士稱,有關除牌的建議前日中午已公布,但到昨日市場才有反應,反映細價股大瀉有借勢下跌的成分,同時顯示細價股存在高風險。
經紀協會主席黃偉深表示,除牌後散戶手上股份如何處置,諮詢文件並無交代,加上目前全球經濟不景,即使上市公司有心做生意亦很困難,故認為加強監管方向雖然正確,但亦不應忽略現實環境,他同意現時尚在諮詢階段,投資者不宜反應過度。
證券及期貨業職工會發言人譚焯行說,昨日收到大量會員投訴,該會已將意見向政府及港交所反映,他認為諮詢文件建議抄襲其他市場個別條例,但又不夠周詳,顯示港交所並不了解香港市場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