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短期難突破<br>上車落車:港交所跑輸大市

業務短期難突破
上車落車:港交所跑輸大市

港交所(388,市值114.7億元)對上市公司質素的批評,準備推出連串措施改革,雖然有關措施長線而言對市場發展利好,但提高上市公司要求,對短線盈利卻有影響,昨日股價跌至11元的支持位,並非盡是市況疲弱的關係。
港交所收入分成多方面,與成交相關的瓣數包括交易徵費、交易收費、結算及交收費,以及存管託管及代理人服務費,去年這幾方面的收入,總共貢獻約8億元,佔總收入約4成。
今年上半年港股一度表現不錯,出口股甚有氣勢,但踏進6月後市勢已逆轉,近日美國假帳困擾惡化,港股在這個跌浪中,近兩日成交才較活躍,短線雖有接近底部迹象,但過往經驗顯示,要恢復人心需時甚久,在一輪恐慌性拋售後,頗大機會進入一段較漫長的鞏固期,成交低落是正常預期,因此港交所今年在交易相關活動的收入會有壓力。

港股成交持續淡靜
出售資訊所得收入約3.4億元,這方面收入比較穩定,但經紀業困難,業界希望調低相關收費的聲音應愈來愈響,尤其是當經紀減佣去提升香港股票市場的競爭力時,交易所有道義一同減價。
利息收入亦是主要收入來源,約佔兩成,可幸之處是現時發展似98年,期指交投轉活躍,對交易及利息收入都有幫助,但由於低息期會延長,利息收入難以大升,甚至應有壓力。
較有前景是上市費的收入,今年已有幾隻大型股上市,加上國內A股市場新股上市顯著放緩,不少民企國企都轉來香港。上半年招股活動頻密,但現時市況轉差,又計劃提高上市限制,加上不少批評指香港上市費高昂,故此,這方面的表現也不會太強,何況只佔總收入14%左右。
港交所現價歷史PE15倍,預期水平也相若,但增長空間實有限,頂多是靠節流,估計會跑輸大市。
何 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