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俗語有云:「女為悅己者容」,一項有關女性購買健康美容產品的調查發現,在經濟持續不景氣下,仍有三分之二的受訪女性表示,不會減少購買健康美容產品;八成人堅持不會將價就貨。有學者指出,近年在纖體、美容廣告大肆吹噓下,女士們普遍認為要保持美好身段或美白肌膚,才是自信的表現,故不惜節衣縮食也要購買減肥或美白用品。 記者:謝明明
該項由大型日用品連鎖店萬寧、雜誌《Cosmopolitan》及AMI泛亞市場共同進行的調查,於上月訪問三百零五名年齡介乎二十五至四十九歲的女性。超過六成受訪者表示,相對去年,她們今年無減少購買護膚、纖體及健康產品,近兩成甚至表示有「加碼」,只有兩成多受訪者稱減少了購買該類產品。
八成受訪者說不會將價就貨去選購價格低廉但質素較差的健康美容產品,而受訪者平均每月於有關連鎖店,以四百九十元購買健美產品,三成半人每月更會花費超過五百元。
負責調查的泛亞市場資訊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蔣德芙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雖然經濟不景,但由於女性都注重外表,又較易受到傳媒及朋輩影響,所以仍願意花費購買健康美容產品。
萬寧總裁麥瑞琼則指出,因消費者的個人護理知識日增,而且香港環境污染嚴重,個人護理產品已成為必需品,所以該類產品的銷售量與日俱增,並無受到經濟下滑影響。
另一間大型連鎖店屈臣氏發言人表示,過去數年營業額均錄得理想的增長,尤其是保健產品,自今年三月至今,銷售額增幅達雙位數字。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何國良指出,「香港人一向都注重外表,尤其女性,都會打扮得容光煥發,所以佢哋寧願買少啲貴價產品,亦都唔會減少買健康美容產品。」
何國良批評近年一些纖體、美容廣告,將瘦身及美白的重要性吹噓得太厲害,令一些較為肥胖、儀容較差的女士,自信心下降,惟有節衣縮食購買減肥或美白用品。
化妝品同業協會會長蔡浩生卻對該調查結果有保留,他指本港化妝品市道受經濟不景,以及水貨店的競爭影響,近年的銷售情況並不理想,前景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