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鋼鍇
還有幾天李國章先生就要正式上任教統局局長,謹以熱切關心香港教育的市民身份,向李國章局長進一言。李局長從事高等教育多年,對本港教育現況自有相當認識,否則不會對教改有「倒瀉籮蟹」的妙句。一九九七年迄今已有三位教育署署長,主管的頻頻轉易,當然不是好事,真希望李局長安安穩穩地做足五年。
新官上任三把火,動機無非急於求成,但李局長本身已是中文大學校長,肯定另有抱負,不為名利而來。這三把火不但不要到處燃點,最重要是熄滅現有太多的火頭。如果李局長能把現在烽煙四起的局面控制,不但是好的開始,也是成功的一半。教育界中人有時都會自問:論資源,政府算是慷慨,硬件設備比大部份歐、美的學校好;論人才,我們不乏對教育有熱忱的有識之士,何以落得今日如斯局面!
金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尤其是教育。現在情況是:英語水準低?撥款聘請以英語為母語的外籍教師;要推行資訊科技教學?每校分配數十部電腦;要統整課程?每校加添為期五年的課程主任;半日制小學不完善?許諾二○○七年全港小學全日制。這些都是好事,也是容易討好的事,但只是「硬件」而已。在外行的人看來,甚至在膚淺的行內人看來,也以為政府做了很多事。但曇花一現後,所有公帑都將付東流,還要賠上寶貴的光陰。
提高英語水準,外籍教師只能發揮「藥引」的作用,努力培訓本地教師才是長遠策略。推行資訊科技教學方向正確,但不是向每校提供一大堆電腦就可以成功。雖然少部份學校起了步,大多卻仍虛有其表,形勢所迫,上課時教師「齋Talk」的多,用「腦」的少。多設課程主任於事無補,他只是孤軍。半日制改全日制而不積極改革課程,這只是半日制的延長版,於事何補?
期望李局長大刀闊斧之餘,不要被一些花拳繡腿迷惑,「倒瀉籮蟹」雖令人手足無措,但裏面仍有真正來自陽澄湖的,珍之重之。反璞歸真的路向值得深思,這四十多年的教育老兵,謹拋一磚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