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號幹線可以更環保

七號幹線可以更環保

城市觀察組主席 黃華生

政府計劃在銅鑼灣北擴建車道,增加相等如現在車道約一倍的公路。如果真的實現,相信銅鑼灣的空氣及噪音污染將再創新高峯,難怪城市規劃委員會就這份灣仔北分區計劃大綱收到近百份反對書。
道路擴闊後,隨着環境污染增加,景觀亦相應被破壞。想像告士打道、維園道與東區走廊重叠在一起,整個維多利亞港海岸亦被醜化。
有見及此,政府預備在銅鑼灣避風塘堤壩加建一海心公園,美化加建道路後之景觀。但這海心公園,除了侵蝕維港自然海景,亦是一個只供觀賞而難以到達的公園,可謂浪費公帑,遊人要經過九米高的行人天橋及穿越數十米闊的車道才到達,實在不是為市民提供方便的休憩空間。
這個問題的癥結在於要完成七號幹線,即是連接中上環與北角東區走廊的高速公路。這段車道由中環經金鐘灣仔海傍,以隧道方式行走,及至銅鑼灣冒出地面,再以天橋方式走動,變相為一擴展的東區走廊。在北角的東區走廊已經破壞了當地海濱港岸環境,現在的銅鑼灣只有再重複規劃問題與錯誤。

改善港岸景觀
另外,興建這段車路,需要把部份避風塘改成車道,把具歷史文化價值的水上艇戶亦要移徙,這個遊客景點亦會隨之消失!
建七號幹線帶來的種種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延續金鐘灣仔沿會議道底的隧道,即是車道在銅鑼灣仍然以隧道方式行走。其實際路線亦可以參考已規劃的港島北地鐵路線,地鐵可以行走的路線,對汽車走道來說,應該沒有問題。
用隧道形式行走的車道,可以減少噪音及空氣污染,亦可以減少填海範圍,對保留維港天然資源有積極作用,亦可以保存銅鑼灣水上艇戶歷史文化,對旅遊、環保、經濟及市政均有好處。
七號幹線雖然經過灣仔銅鑼灣,但不會直接疏導灣仔銅鑼灣的汽車流量。政府現正考慮在灣仔會展東面,再加建展覽中心。現時舉辦大型展覽已造成汽車及人流的阻塞,若再加建展覽中心,應以交通情況作為考慮條件,否則可以考慮在其他區域興建。
如果七號幹線改為隧道式行走,減少填海區,亦可藉此改善銅鑼灣及灣仔北的港岸設施與景觀。例如維多利亞公園可以作延續式伸展跨越車道,如一人工山丘平台,使海濱公園更易通達。近會展中心東面,更可設水上活動觀眾台,觀賞帆船比賽、龍舟競渡,以及維港煙花滙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