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仍值得去 - 吳靄儀

書展仍值得去 - 吳靄儀

今年猶豫了一番,才決定動身去書展。去年的書展已成了大雜薈,可觀的書籍不多,但仍有意外之喜,既有收穫,就算值得。今年的書展安排更差,例如不合理地一定要人經過「兒童天地」和諸多與書籍無關的雜項買賣,才能抵達一號展覽廳,這是不為顧客設想的設計,貿易發展局適宜檢討。
像去年一樣,我的主要興趣是內地出版社的攤位,因為平日不易接觸到。今年的展出,整體上比去年大眾化和商業化,印刷較前活潑鮮麗,但是在展覽形式方面仍然不夠方便參觀者翻閱。
最令我注意的是社會科學研究的著作顯著多了,而且內容豐富,研究的課題夠吸引力、多樣化,不像往年一窩蜂倒向經濟貿易,以計劃進軍中國市場的工商界為主要目標。今年所見的書種充滿了對新思潮、新形勢的回應,有學術底子而不學究,使我這個早被擯諸學院門牆之外的人垂涎三尺,同時聯想起解放之初,五十年代一段時間,文學藝術研究之蓬勃和令人興奮,現在則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小復興。這類書目,不比以垂涎中國市場商人為對象的刊物,價錢十分合理,尤其是再來一個折扣,簡直是無法抗拒的誘惑。
回想八十年代第一次返大陸,上海北京以至深圳的書籍限數出版,見到遠比香港便宜的,想買也不忍購買。因為見大陸同胞在排隊等着選購。如今都成過去,爭着選購的是香港人,學術交流,相得益彰,書展人頭湧湧,擠壞了我這不慣往人堆去的人,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