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反彈,可以用兩個理由來解釋,第一個理由是投機者見美股連跌這麼多日,也該反彈了,於是預先在亞洲炒起股市,以推動美股反彈。第二個理由是香港的情況比美國好。
美國股市有拋空制度,這個制度的好處是當股價連連下跌一定的幅度後,就會反彈,反彈力度來自拋空者套利平倉。大戶套利行動令剛剛開始做淡倉的人被迫斬倉,刺激股價急升,上個星期美股也曾出現過連跌數日之後的一日急升。美股的平淡倉套利行動也就為投機者在股價經過一輪急跌後提供博反彈的機會。當然,我得再三告誡大家,博反彈是屬於高風險的行為。
如果說,港股在本質上有優於美股之處,那也說得通,香港恒生指數成份股中,已有大量中資股在內,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對港股自然是利好因素。還有,近來新任局長如唐英年、葉澍堃、何志平等人的新經濟制度的建議,如果推行,對港股也是利好消息。特別是葉澍堃的輸入外勞計劃對香港工業家是有利,他們可以低薪聘內地人來港工作,同時享受香港相對優越的法制與資訊系統。不過,昨日行政會議的新成員田北俊突然開炮批評新任局長的建議太多,而沒有通過行政會議討論,換言之,這批新局長沒有諮詢過他。這說明董特首新的高官問責制在推行上仍處於摸索階段,高官各自高談闊論,自己問責,視行政會議如無物。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