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 蔡子強
在被問及對「六七暴動」的評價時,工聯會會長鄭耀棠曾說:「回顧六十年代的香港,工人被資方無理剝削,民生被政府漠視;不公平、不公義之事隨處可見。各種社會矛盾的累積達致六七年的連串抗爭。無疑期間出現了不少過激的行為,不過我們不可否定的是,經過這次運動,香港政府改變了殖民地統治策略。」
這些言論見於張家偉所著《香港六七暴動內情》一書。從中可見,雖然鄭耀棠及很多工聯會領導都是「紅褲子」工人出身,不是象牙塔裏的學院派,甚至無接受過大學教育,但對「社會矛盾激發社會衝突」那套理論,他們卻是懂得的。
但奇怪的是,當鄭在上周六出席一個電台節目,談及最近的欠薪觸發警民衝突事件時,卻說:「欠薪工人當然值得同情,但問題係裏面有些聲大夾惡、背後有勢力、一心想嚟博懵嘅人。件事未必係咁簡單,如果唔係,就唔會在核對名單後,多咗人出嚟。」他又支持警方在事件中的果斷執法行動。
這番言論惹起軒然大波,被傳媒廣泛報道並詮釋為鄭暗示有惡勢力人士介入,這不但惹來當事人堅決否認,及指摘他胡亂評論,引起很多工人的強烈反應。在筆者客串主持的電台「烽煙」節目「風波裡的茶杯」裏,便接到很多電話一面倒對他批評,更連結到是否他加入行政會議後人也變了。
筆者並不排除有關事件,當中或許真的有過激及渾水摸魚之輩,但如果單抓住這點,卻避開背後愈來愈嚴重的社會問題,或只是輕描淡寫地帶過,無疑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況且在這時挑出這些做文章,更有「火上加油」的危險。
還是陳婉嫻說得好,她說每次遇上勞資糾紛時,她都聽到很多小道消息,但她都擱置不理,而始終堅持一個原則,便是只朝勞資糾紛這個方向解決。她說數十個工人被拖欠薪金半年,真是「佛都有火」,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只要留心看看近幾個月的新聞,便不難發現工人欠薪問題之嚴重。每天在報章都看到有關新聞,電台節目亦接到不少工友的電話投訴及訴苦。根據建築地盤職工總會提供的數字,單是這一個行業,今年上半年已有千多名地盤工人被拖欠薪金,涉及金額高達四千萬元。
其實本地工人一向慣於逆來順受,但今回卻碰上戰後香港最漫長的一次經濟蕭條,景氣低迷已持續了好幾年,工友最初以為只要捱一段日子,經濟復甦的曙光很快會重現之寄望已經幻滅;更嚴峻的是,他們的「穀種」已經「食」得七七八八,很多確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正如一位激動得要跳樓而被旁人阻止的工友,哭訴說袋裏只剩下幾元。
認識了鄭耀棠一段時間,尊重他幾十年來為基層服務,以及「開明左派」的作風,還望在特區新政治及新形勢下,在他身上不會出現一種根本的心態及角色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