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偉晴街有酒家叫順德公漁村,蕭教授說「公」即是大天二,如「小欖公」,就是小欖的大天二了。該酒家專門做淡水漁產,河裏的湖裏的野山深澗裏的俱備。有魚曰「大頭縮骨魚」,非常碩大,一魚兩味,大魚頭砍碎用子薑欖角蒸,味極甘美,開懷大嚼,樂以忘憂。
如此製法自是鄉土味濃。欖角是我小時熟悉的農家廉宜佐膳品,幾個欖角,滴少許生油,蒸熟了下飯。不過那時的欖角,又黑又乾又寡鹹,以砂糖調味也無補於事。想不到現在倒抖起來了,變得軟綿甘香,襯着雪白的魚青綠的葱、淡紅的薑片竟然格外烏亮。
早幾年一次跟朋友到著名潮州酒家佳寧娜晚飯,不知上了多少道美味的山珍海錯,但最難忘的竟是他們特製的欖菜。朋友是熟客,面子十足,酒家欣然送贈數瓶我們帶回家去,於是得享餘韻。最近跟另一位朋友到元朗大榮華吃飯,察覺他們的辣醬分外精采,不禁脫口讚美,卻原來秘訣是摻和了磨細的欖角。這次的朋友勢力不夠大,這辣醬就只有等下次再有人到此紅極一時的名店請客才再嚐了。
顯見是香港人經過八十九十年代窮奢極侈,兩頭鮑、天九翅吃得膩了,就打鄉土菜的主意,像《紅樓夢》的奶奶小姐公子爺,用幾十隻雞去熬茄子丁作小菜,說是貪圖茄子的清香,難怪真正是鄉下人的劉姥姥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欖菜肉末生煸四季豆也好吃得很,只可惜酒樓大廚惜欖如金,教人吃得不痛快。這個夏天,務必以努力補償吃這個為最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