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職員涉誤導長者投資蝕17萬

恆生職員涉誤導長者投資蝕17萬

有年邁長者往銀行辦理定期存款續期手續時,被職員誤導購買屬中高風險的美國指數基金,並稱每月如定期儲蓄般,有四百元美金的利息回報,結果令長者蒙受金錢損失。

陳小姐(化名)投訴,她現年七十八歲母親陳婆婆(化名)五月底接到恒生銀行職員來電通知,指其定期儲蓄快將到期,須往分行辦理手續。

稱有四百美元回報
其母稍後到該行鰂魚涌分行辦理續期時,職員介紹她選購恒生美國指數基金,指稱該基金回報高,並謂計算過後她每月可有四百元美金回報,使其母誤會只是轉換作另一形式定期儲蓄。陳小姐向記者表示:「我媽媽係講上海話,只係識聽識講好少廣東話,只得小二程度,連電滙係乜都唔明,個職員竟然叫佢投資咁高風險基金,簡直離譜。當時我又要去英國,都唔知呢件事。」

職員聲稱解釋清楚
陳小姐從英國返港後知悉此事,即贖回合約,沽售有關基金,共蝕了十七萬五千多元。她表示,母親連日來很不開心,晚上不能入睡,為此事耿耿於懷。她曾向該分行投訴職員誤導,但職員竟回覆當日已向其母解釋清楚,且更指其母有投資經驗。陳小姐無奈地表示,她母親只曾在家人的意見下購買保本基金,根本稱不上有投資經驗。
記者曾到恒生其他分行佯稱需替年邁母親選擇購買基金作投資,職員聽罷即稱長者不宜選擇高風險的,可考慮保本基金系列或債券及定息類別基金。記者指對恒生美國指數基金有興趣,該職員即表示該指數基金屬中高風險,上落幅度可以好大,不宜長者投資,需慎重考慮。

銀行考慮作出賠償
恒生銀行發言人表示,已向投訴人作詳細解釋,事件已經告一段落。記者追問結果如何,有關職員是否出錯會否受到紀律處分時,發言人重申事件已經完結,不會再作任何回應。記者稍後聯絡陳小姐,她表示經本報轉介後,該行副總經理曾聯絡她,表示會考慮賠償,本星期初會有具體回覆。
(○七一○三九)

意見--表明回報已屬誤導
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表示,若消費者並非作定期儲蓄存款,但有關職員確曾說過客戶每月可有四百元美金回報,便已屬誤導,可向該會投訴。若消費者欲索償,便可能需要搜集證據,循民事途徑索償。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