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少年失業率在過去一年飆升,近期並已超越聯合國警戒線,足以登入最嚴重地區之列。獲聯合國邀請擔任顧問的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王䓪鳴表示,香港有十二萬「雙失」青少年,預期在五至八年內都無法完全解決問題。她將會盡力推動政府仿效英、加等國家成立青年創業基金。 記者:李慧玲
聯合國最新資料顯示,全球有六千六百萬年齡介乎十五至二十四歲的青少年人失業;全球每十名失業人士中,有四個是年輕人,南非情况最嚴重,青少年失業率達百分之五十六,澳洲情况最好,過去多年維持於約百分之五的水平。
去年獲邀擔任聯合國解決青少年失業高層小組顧問的王䓪鳴,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青少年失業率在大部份地區均高於整體失業率兩至三倍,聯合國已把青少年失業列為全球要關注的問題之一。與世界比較,香港失業率過去一直處於低水平,所以青少年失業也不嚴重,但過去一年情况明顯變化,香港青少年失業數字已類同最嚴重地區。
聯合國去年七月在日內瓦一個會議上,特別提及青少年失業率最嚴重的十多個國家,其失業率介乎百分之五十六至百分之二十七,當時香港並未上榜。但香港今年二月至四月青少年失業率達百分之二十九點三,比聯合國點名認為問題嚴重的俄羅斯、斯里蘭卡還要高(見附圖)。
政府數字顯示本港有約八萬名失業、失學的「雙失」青年,但王䓪鳴認為政府應該把正在念短期課程的三、四萬名青年人亦計算在內,即「雙失」青年達十二萬人,比政府原先公布高五成。以二○○一年香港有九十二萬十五歲至二十四歲青少年計算,即平均每十個人便有接近一個半人是「雙失」青年。
本身是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的王䓪鳴認為,解決「雙失」青年應該三管齊下:一是提升就業技能,並同時在教育和職業訓練着手;二是建立創業精神,幫助青少年創業或者自僱;三是增加就業機會。
她特別促請政府成立青少年創業基金,鼓勵青少年利用本身的創意和衝勁創業。她說,英國和加拿大都有類似的青少年創業基金。
政府現時有多個不同創業基金,協助中小型企業創業,尤其創新科技最受鼓勵。但王䓪鳴說,很難期望青少年可以與成年人競爭上述基金,她預期青少年的創業會由極細規模開始。
以加拿大為例,基金向創業的青少年提供最多一萬五千元加幣(約港幣八萬元),還款期則為三至五年。
王䓪鳴特別強調「最多」兩個字,她說:「可以是一萬幾千在家中做一些『手作仔』!起碼讓青年人保持活力。」她說,青年協會在七十年代也曾向青少年提供貸款,讓一些改過自新的青少年用一千幾百元做小販等。
她強調,政府必須高度關注處理青少年失業問題,千萬不要讓「雙失」青年誤入歧途做犯法的事,以及失去動力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