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創新代替減價 逆市可生存<br>奇華怪招百變月餅任君訂

學者:創新代替減價 逆市可生存
奇華怪招百變月餅任君訂

【本報訊】距離中秋佳節尚有兩個多月,月餅巿場已揭開戰幔。面對經濟不景和通縮,今年各大餅店的促銷「絕招」是創新,創製令人意想不到的款式和口味,包括以鮮果入餡的冰皮月餅;「鐵樽」包裝的月餅;更有為客人「度身訂做」,任選形狀或刻上名字的月餅。消費者委員會及學者認為,以創新款式代替減價,更能在逆巿中擴大客源。

定單比往年減一成
九月二十一日便是中秋節,月餅廣告近日紛紛出籠搶客,每盒月餅由三十八元至近二百元,但不論價錢高低,都有新穎獨特的款式。奇華餅家巿場推廣部副經理錢靜薇表示,該店今年並無調低月餅售價,集中以創新口味吸引客人,所以今年推出一款「八星聚寶」月餅,比以往七星伴月「更上一層樓」,內有八種獨特口味的月餅,包括松子棗蓉月及欖仁冬蓉月等;大量訂購的客戶又可「度身訂做」月餅,客戶可選擇月餅的形狀、餡料、包裝和圖案等,例如在月餅或禮盒上印上公司的徽號。
東海堂巿場推廣部經理洪小姐表示,今年首次推出可冷凍或不冷凍食用的「冰燒月餅」,以及印有卡通圖案的樽裝月餅,目的是吸引年輕顧客。她說:「雖然經濟唔好,但我哋冇減價促銷,月餅巿場要不斷創新先會有人買,傳統月餅已經吸引唔到年輕人。」
以售賣冰皮月餅為主的大班麵包西餅有限公司則推出新口味,在豆蓉餡料的冰皮月餅內加入芒果和鳳梨。該公司巿場部高級客戶聯絡主任羅潔娥說:「傳統月餅好滯,加入生果會吸引到小朋友同減緊肥嘅客人,甚至係老人家都啱食!」
不過,榮華酒樓餅家集團經理劉先生對今年月餅市場感到悲觀,因為失業率上升及全球性經濟不景,迄今接獲的公司及海外定單比往年減少一成多。
消費者委員會研究及普查部首席主任劉燕卿表示,傳統月餅一般較肥膩,過肥及有糖尿病人士不宜多吃,新潮月餅除可迎合年輕一族口味外,並可為消費者提供多樣選擇。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何國良說:「傳統月餅又膩又滯,減價都未必吸引到人買,反而創新款式可擴大客源,鼓勵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