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香港,辦公室桌上已堆滿各位讀者的電郵,我將一一作覆。
本來,如果各位寄到欄底寫着的郵址,我可以在旅行時也找出時間來寫幾個字,但是我目前的中文輸入,還是學不會倉頡或拼音,連倪匡兄最簡易的九方,我仍然不懂。
倉頡太過繁複,要是用心,一天不會,一百天也學成,但是這和學幾何代數有甚麼不同?總有一天可以用口述輸入,我花了那麼多功夫,不是白費?
至於拼音,我本可掌握,又因為我雖然懂得幾個國家語言,但沒一個學得精,發音一向是半桶水,包括最基本的粵語。
說到國語拼音,本可花點心血,但是它和我從前所學的相差太大,字型組合又不優美,到最後還是放棄。
舉個例,chai是從前「蔡」的拼法,當今變成cai,還可接受。一遇到shi的或者xi,便混亂了。
最要命的是看到了那個he字,習慣上唸成英語中的「他」,你想個一萬年也想不通這是「河」字的拼音。
我學拼音法,學到此,搖頭作廢。
用電腦回信,英文沒問題,一遇漢字,我全靠「秘書輸入法」。
我的秘書替我打印出來,我在白紙上寫字,她為我答覆,這就叫「秘書」法。
等到有這麼一天,我就會即收即覆了,那是何時?我十年前說過,電腦一定會發展成一張A4的紙那麼大、那麼薄,功能有電話、電視、看DVD等。我在各國用當地的電話費收發電郵。
這種電腦「微軟」好像已在發明,已有曙光。到時如果口述輸入法還不成功,我依舊要靠秘書才能隨時輸入中文。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