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愛與恨 - 麥飛

睡眠愛與恨 - 麥飛

每一個星期一的清晨,你在做甚麼?面對不斷在叫,完全不理會人感受的鬧鐘,你會有一股「殺鐘」的衝動,「殺鐘」後在床邊不斷掙扎,腦裏想着愛恩斯坦的「相對論」,猜想如何可以令時間走得慢一點,讓你可在床上多留一會。然後,你會像尼采般思考「工作萬劫回歸」──要不用上班,便要發達,要發達便要工作,要工作才會發達……。想到工作,便想到失業率,再想到遲到會令人失業,在這個時候,你會突然彈起來,由「相對論」的太空旅行,回到人間開工。
睡眠令人又愛又恨。每一個上班前的清晨,你希望跟睡眠談一場天長地久的愛情;每一個重要考試或會議的前夕,你希望決絕地跟睡眠分手,期望它不會攔截你高速的「夜車」,可是,這時候的它,總像個型男索女,使人難捨難離。
很多人喜歡開「夜車」,希望在死線前把筆記或文件讀熟。不過,徹夜不眠地工作,反而會令智慧下降,麻省理工的研究認為,睡眠充足令人更聰明,因為睡覺時,我們仍在不斷學習。如果一個鋼琴家找一首音樂伴睡,會有助演出。研究發現幼鳥會在睡眠時「綵排」第二天的「新歌」,老鼠也會預先在腦裏練習明天找乳酪的路線。睡覺有助學習及工作,這個研究結果,簡直是「蛇王界」的天大喜訊,值得大睡一場慶祝。
在慶祝之前,另一個研究告訴我們:「睡得長,命則短。」研究指睡七小時的人比睡八小時的人長命一點。不過,人是短視的,沒有人知道生命多長,更無從知道死時是否比正常短命了。況且,愛睡的人,也不會怕死,因為愛睡,本來就不喜歡「活」,尤其是要起來「幹活」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