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雄」來信說,現今經濟不景,男性已經面臨極沉重壓力,叫我不要再「踩」香港男人。
但我從來不是「踩男派」,因此認為張徹當年掀起陽剛武俠電影很重要,突破了以前港片陰盛陽衰的傾向,促成過去三十年香港男星大展身手,還衝出國際,殺入荷李活。
我亦不是重男輕女,很同意小雄所說「最理想是男女共治,而不是誰取代誰」。其實中國《易經》與太極的原則,正是陰陽互濟。
但我自認「大男人主義」,並非欺欺霸霸打女人那種,而是男子漢既然生得比女人高大,就應負起更大責任,要維護和禮讓女性。
可惜近年香港越來越流行小男人作風,怨怨罵罵,呼天搶地,自歎自憐。把葉劉淑儀醜化為「掃把頭」,就是典型小男人作風,結果反而令很多人覺得過火,接着她找到機會表現出剛中有柔(主要是接受黃霑訪問),便「人氣」大升。
說到壓力沉重,男女都要承受。其實現在不少香港男人仍然默然承擔,對社會穩定作出貢獻,然而怨天尤人的風氣亦太顯著了。而且香港新世代的男性,無論學業、幹勁和責任感等等都問題多多,也是顯著的事實。
香港好在男女平等,女性能力強。但男性也要爭氣,不能再發生男生累死女生那樣的事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