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愈來愈多青少年愛玩滾軸溜冰及滑板運動,香港基督教青年會特興建本港首個合規格的滑板場,為滑板及單線滾軸溜冰愛好者提供合適的練習場地,令他們不必如現時般只能在深宵時間,當足球場或籃球場無人使用時才練習。有速度滾軸溜冰運動員表示,最希望政府盡快落實體育政策檢討報告書內的建議,興建適合舉辦國際賽事的動態體育中心。 記者:陸羽平、陳倩雯
全新的滑板場位於佐敦的香港基督教青年會京士柏百周年紀念中心,面積達三百八十平方米,可同時容納三十名玩者。場內有三個高兩米、以不銹鋼製的滑板台,其中兩個屬流線型設計,以配合滑板及滾軸溜冰的玩法。滑板場的開放時間為上午八時至晚上十時半,每四小時的收費由三十至三十五元不等。
現時康文署屬下共有三十五個滾軸溜冰場,惟面積狹小,經常出現滑板與溜冰鞋爭路的場面。令不少玩者寧願在入夜後,在面積較大的足球場或籃球場摸黑練習。
著名的速度滾軸溜冰運動員莫紫凌表示,雖然住所附近亦有場地,惟面積太小,且常被品流複雜人士霸佔,故現時會與志同道合者,入夜後到筲箕灣愛秩序灣的球場練習。十九歲的運動員陳家傑也謂,曾在將軍澳家居附近的單車徑練習,但既要避車又要避人,實在太危險。
初學者對場地也有怨言,不時陪同兒子到大圍車公廟路滾軸溜冰場玩耍的陸先生批評,場地設施不足,若能在欄邊加上防撞海綿,小朋友跣腳也不易撞傷。特意帶同年幼子女往練習的新移民媽咪楊曉蓉指本港場地與內地比較相形見絀,內地有室內木板地的場地可供租用,設施也較佳。
資深滾軸溜冰教練郭旭財表示,要有好的場地才能訓練出好的運動員,現時康文署屬下的場地只可稱作休憩場,場地狹小,運動員一發力就到盡頭,防撞欄的設計也不符合標準。
民政事務局在早前發表的體育政策檢討報告書中,提出興建兼備滑板、越野單車、攀爬和單線滾軸溜冰等項目設施的動態體育中心。
運動員皆表示,希望政府可興建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二百米鑊形滾軸溜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