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大麻曾是嬉皮士象徵

吸大麻曾是嬉皮士象徵

在六十年代成長的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很賴皮地說過,他抽過大麻煙,但沒有「吸入肺」。克林頓的答案說明了大麻在美國如何盛行,但又如何富爭議性。
美國在二十世紀初開始湧現吸大麻消遣的現象,當時輿論指吸大麻會引發暴力傾向和失常,聯邦政府在三十年代立法禁止使用大麻。但到了六十年代,嬉皮士文化強調反建制和藉藥物探索「另類意識」經驗,吸大麻成為和平及有型士的象徵。像嬉皮士年代的代表樂隊「披頭四」推出的《披頭四文集》就記載,他們早在六○年已第一次抽大麻,是從「利物浦一個年長鼓手那裏弄到的」。
嬉皮士年代過去,美國人抽大麻依然眾多。美國官方前年的調查顯示,十二歲以上人口有三分一曾服用大麻。但至今環繞大麻仍有三大爭議:

‧大麻對健康的影響
支持大麻者認為,大麻短暫效力像喝醉酒,長期效應和吸煙相若,既然煙酒都不是毒品,大麻就不應禁制。醫學界有研究卻指出,長期吸食大麻會有損生殖能力、記憶。

‧大麻應否合法化
荷蘭實施這政策多時,英國早前也將藏有大麻非刑事化,以免禁之不絕,反而製造更多「罪犯」。反對者則指吸大麻是吸毒的踏腳石,要禁毒就要禁大麻。

‧大麻應否用在醫療用途
支持者指大麻可助癌和愛滋等病患者紓緩痛楚,美國最高法院去年裁定這不足以構成放寬管制大麻的理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