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會議論民主 江智囊出席<br>中共重開政改研究大門

國際會議論民主 江智囊出席
中共重開政改研究大門

在中國領導人即將聚集北戴河舉行會議,討論中國未來五年領導層布局及政治路向之際,一場極不尋常的關於政治改革的國際研討會本周在北京舉行,討論的是最多禁忌的民主、新聞自由和領導人繼承問題,中外與會學者認為,這標誌着中國學術重新走向開放。

這個名為「政治學和轉型中的中國」研討會,一連兩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出席者包括江澤民的智囊之一、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

「意識到社會正轉變」
研討會舉行的時機適逢中國領導人陸續起程前往北戴河開會,加上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剛視察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重提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令中外學者們感覺這是自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以來,受到嚴格控制的學術研究重新開放,但會議的目標仍在於如何強化共產黨統治,而非邁向多黨制。
出席研討會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政治系教授傅利曼(EdwardFriedman)說,「中共領導人已意識到社會正轉變,黨的認受性和公眾的支持愈來愈低。若他們要保住現有權力,並朝類似新加坡執政黨的方向發展,就必須找出面對這些問題的辦法。」
據與會外國學者引述,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在會上論述了歐洲社會主義政黨的「第三條路線」,以及墨西哥、南韓、新加坡的執政黨如何掌權,並說「我們(中共)須為生死存亡問題奮鬥」。

學者驚訝問題尖銳度
李君如還回答了中國學者一連串關於民主、新聞自由和一黨專制問題。一些問題的尖銳程度,令美國學者感驚訝。李君如在答問時稱,「中國歷史上曾有兩次試行多黨制,一次是一九一二年,一次是文化大革命。」但學者們報以噓聲,清楚地表達他們的不滿。而李君如又指中共有一個改革的日程表,以此回應在場學者的關注。
北京大學政治學者唐文放(譯音)稱,他們早幾年已擬辦政治改革國際研討會,但未獲當局批准。他說,這次會議就他所知確實是近年第一個國際性的政治改革研討會。
他謂,社會科學重新得到重視,是因為中共領導人意識到,幾個政治局委員不能坐在那裏就決定如何解決複雜的、會引發連鎖反應的社會和政治問題,這需要專門知識。
本報記者/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