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和西方通訊社周五均引述外交消息報道,北韓開始取消實施了逾半世紀的配給制度,引入企業自力更生、北韓人拿錢向市場購買日常所需的新制度。對於這一大改革,北韓官方還沒有證實,但如果屬實,就是說全球最後一個堅持史太林式共產主義的國家,終要棄守計劃經濟的壁壘,追隨中國於七、八十年代的道路,實施市場經濟改革。
路透社發自東京的報道指出,北韓「敬愛領袖」(DearLeader)金正日在上月開始推出新制度,目的明顯是為了力挽北韓鎖國經濟於既倒,以求走過連年天災乾旱及前蘇聯領袖史太林的中央計劃式經濟,存活下來。
自共產勢力四八年在朝鮮半島北部奪權後,一直效法蘇聯實施計劃經濟,至蘇聯九○年分崩離析,北韓頓失支援,經濟困頓,即使實施配給制度,實際也沒東西配給。取消配給制度,消息人士說是等於侵蝕北韓計劃經濟的柱石,「是劃時代的」。
取消配給制度,北韓實施的新經濟制度下,所有交易和經濟活動都以貨幣結算,工業也會引入市場改革。消息人士說,北韓國營企業的官員於本月初已獲告知,他們的工廠和公司此後需結束對國家補貼的依賴,轉為自力更生,「哪些公司不能賺得盈利及支付員工工資,就不能生存」,「新制度給北韓社會引入競爭」。
企業要自力更生,二千二百萬北韓人也要。超過半世紀,北韓人拿着配給券,免費換取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糧食、衣服和住屋等。新制度下,政府會停止發放配給券,他們現在要自己交房租、出錢買日用品。南韓聯合通訊社引述北京的北韓消息報道,為了增加人民的購買力,本月起工人工資會按表增加。
同樣發自東京的法新社亦引述外交消息說:「我個人是聽過北韓本月起施行新的經濟制度……聽過配給制度會被取代和高達十倍的工資加幅。……新的措施會面向社會所有人──工人、農民或官員。」
政府方面,決定用黑市定價向農民買米。因為,隨着北韓出現非官方「農民市場」──黑市,黑市中糧食價格比官方定價高出約十倍,令農民都不給國營人員賣米。
平壤還沒有證實實行市場導向的改革,一名北韓消息人士則強調:「我們聽到很多報道、謠言,都說北韓物價會大升……但官員仍沒宣布甚麼。」南韓統一院也有官員懷疑北韓是否會廢止配給制度,但也有一名發言人說,如果屬實,北韓將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