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人物素描:<br>王石:深圳應併入香港

財經人物素描:
王石:深圳應併入香港

「我管理深圳最大的地產公司,經營規模達30多億(人民幣.下同),但我年薪只有60萬元。」深圳最大地產商──深圳萬科董事長王石以自己的年薪印證香港經營成本過高,勢成發展絆腳石。至於解決辦法,他認為港府須先有明確的定位,然後向中央反映,將深圳併入香港,「不是深圳是否願意的問題,最重要是,中央說要劃就要劃。」

‧空手套利賺600萬
生於廣西的王石,曾遠赴蘭州讀大學,畢業後跑到深圳當工程師,輾轉加入飼料組,因窺準深圳作為經濟特區的特殊地位掘得第一桶金。他說當時一面在香港訂購飼料,另一面則賣給內地人,收了定金才付錢給港商,憑着深圳的特區地利,以「空手道」(不投入資金)方式賺取兩地差價,兩年間賺了600萬元,成為他日後拓展業務的籌碼。
對於近在咫尺的香港,王石說:「香港其實可以取代東京的金融中心地位,不過高地價影響了經營成本,相信上海將可趕及。」他說香港連自己的定位也不清楚,只懂跟風搞數碼港,跟上海爭迪士尼。
其實回看萬科的歷史,跟香港一樣,都曾跟風亂搞導致擴張過度。91至93年間,內地投機成風,萬科亦作多元化發展,業務分布全國12個城市,急速擴張令集團資源分散,猶幸在尚未「爆煲」時懸崖勒馬,逐步出售其他業務,集中發展地產。工程師出身的王石說,做生意的技巧是從香港人身上學來的,可是「徒弟」已經回頭,「師傅」不知何時才踏實地幹?

‧盲目跟風失定位
目前,萬科是深圳最大地產商,在全國地產界亦名列前茅。要保着這成績,王石說一點壓力也沒有,「不錯『創業難,守業更難』,所以我只會不斷創新,不會守業。」

王石小檔案
1951年--生於廣西省柳州市,後在蘭州鐵路學院畢業
1983年--到深圳發展公司的飼料組工作,靠中、港兩地飼料差價,賺到第一桶金
1984年--成立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並出任總經理
1988年--將公司改組及發行股票,並易名為深圳萬科企業
1991年--萬科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記者:劉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