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凸寫:業務差股價低沉Reuters力圖振作

人物凸寫:業務差股價低沉Reuters力圖振作

在2000年12月,當戈薩(TomGlocer)獲委任為路透社(Reuters)的行政總裁時,不少人皆投以羨慕眼光。能夠在這一家享有崇高地位的新聞機構掌舵,主理源源不絕地流入的現金,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好差事。不過,隨着金融服務行業的全球性不景氣加深,戈薩過去一年所面對的是一個緊接一個的難關和考驗。

戈薩在談及公司的問題時,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所面對的挑戰確實遠比我在12個月前所想像為嚴峻。」路透社的股價在上月底滑落至9年新低,戈薩亦備受批評。一直以來,投資界對戈薩本來抱有極大的期望,一來是他打理路透社美國業務時曾贏得一片讚賞;二來是市場認為這個42歲的年輕律師管理公司的能力必然較記者出身的前領導人莊彼得(PeterJob)優勝。在1997至2000年此段經濟繁盛期內,路透社的稅前盈利只有微幅增長,大家早已質疑莊彼得的能力。
戈薩上任至今的表現,已向外界傳遞了他手中沒有魔術棒的訊息,市場只是一廂情願地高估了他的法力。
路透社早前已宣布了裁減1800名員工的計劃,上月20日,戈薩再宣布裁退650人的第二階段裁員計劃。

股價兩年跌8成
投資者恐怕路透社收入下降速度會比預期更加惡劣,因而爭相拋售,以致路透社的股價愈潛愈深。有分析家指出,路透社過去10年的管理差劣,不少節省成本的措施皆未有切實執行,令人失望。亦有分析家擔憂,路透社發展新一代互聯網科技的產品和服務的成本將會失控,未來4年在此方面的支出恐怕要高達6.8億美元。該名分析家更估計,路透社今年的盈運收入會進一步減少11%至只有4.03億美元,佔毛收55.6億美元不足8%。
自2000年初以來,路透社的股價至今已跌去8成,市場不斷有揣測指路透社會私有或被收購,但事情絕非想像般簡單,因為法例並不容許任何單一股東持有多於15%的路透社股份,故敵意收購難以成事,反而公司自行回購股票的機會卻不容抹煞。
在2000年初,市場一片榮景,不少公司均過度擴充,路透社亦難免,所持有83%的電子經紀Instinet曾為路透社提供可觀額外利潤;另外,旗下風險投資基金GreenhouseFund及佔有42%軟件供應服務的TIBCOSoftwareInc.,前景亦備受市場所看俏。

產品落後於人
雖然路透社的產品落後,但為金融服務機構提供報價設備的核心業務仍一度應接不暇。可惜,世界變得真快,短短2年時間,路透社的業務已有天上凡間之別。去年毛收雖有58億美元,盈運利潤已降至4.53億,比之前1年下跌了27%,其中GreenhouseFund在泡沫經濟爆破後,錄得2.17億美元虧蝕;近月來,電子經紀Instinet亦面對重重壓力,除了被競爭對手步步進迫外,納斯達克市場成交萎縮,也大大減少了Instinet的收入,因為投資銀行進行全球性裁員,租用路透社的報價設備數量,自然劇減。假如路透社去年不是收購了解橋訊社(BridgeInformationSystem),它的租賃業務便不是微增4%至10.5億,而是倒退1%。
戈薩對業務能否迅速回復舊觀早已心中有數,不把橋訊社計算在內,他預期來自訂閱方面的收入今年上半年會下降約3%,下半年跌幅會進一步擴大至5至6%左右,並預期最快要到今年底明年初才會有轉機。當務之急,是進一步減省成本以安度時艱。

市場佔有率降
除了重組成本架構外,戈薩亦要針對持續下降的市場佔有率做功夫。他先迫使電子經紀Instinet的行政總裁赫堅(DouglasM.Atkin)辭職,同時動用5.08億美元購入主要競爭對手IslandECNInc.,再大幅削減佣金達60%,最終把Instinet在Nasdaq的交易比重由低於10%提升至15%。
至於核心業務的訂閱市場方面,路透社過去10年的市場佔有率亦由55%跌至只有39%,反觀其對手彭博(BloombergFinancialServices)卻由5%火速飆升至38%,在這個估計達65億美元的市場中連連失利,更令戈薩不得不急謀對策。
戈薩正全力籌劃推出新產品3000Xtra,向客戶提供即時新聞和報價,雖然彭博早於1998年已推出類似的產品,但遲到總好過冇到。不過,業界人士指出,不少顧客對彭博建立了忠誠,以及3000Xtra升級所涉及的高昂成本,均是路透社要解決的難題。
戈薩心中亦有其他盤算,他希望催谷目前只佔整體收入7%的軟件銷售及諮詢方面的業務,以減少對金融服務的依賴,後者佔收入比率高達89%,主要銷售對象為非金融機構及傳媒。但類似的業務多元化料需時數年,投資人有否如此耐性等待成果,有待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