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技術性反彈博唔過

英之見:技術性反彈博唔過

為恐懼「喝采」。美股近日大弱勢,相反理論似乎是唯一值得看好的理由,前日麥嘉華在《蘋果》的專欄裏,亦羅列了一大批數據,去說明現時市場情緒已接近極端,所以連一向看淡的他,亦認為美股短線有10至15%反彈的空間。
筆者也傾向這個看法,周一晚的大上大落,已說明了尚有不少人有意趁低吸納,會計水平受質疑,但亦有一些公司如雅虎及戴爾等在盈利消息支撐下表現不弱,可見投資者也不是對全部盈利數字都採取不信任態度,踏入業績期之後,個別發展局面應更明顯,而整體在早前超賣下,指數反彈的機會是較高。此外,早前畢菲特也逆市出擊入股電訊公司,所以有一個短線的反彈大浪,是絕不出奇。
不過長線而言,美股的下跌空間仍大,最壞的情況是股市及企業債市的弱勢,掉過頭來影響經濟,美國局勢的發展狀況,將是非常關鍵。美股短期看好,絕大部份的理據也只是技術性方面,就算信心危機暫緩,企業盈利改善也需時甚久,不容易輕言步入牛市,就算筆者看反彈,也覺得值博率普通而已。

候高減磅更上算
筆者有不少經驗較豐的朋友,都可以避過97年的跌市,卻在98年損手,當年不少藍籌在漫長的乾跌過程中,都曾經吸引過他們博反彈,但最終跌市過份漫長,在欠缺防守力或者捱不過日日跌的煎熬下止了蝕。技術性反彈並非值博,因為隨時不會出現,真正要有推動力,是要靠基本因素改善。
目前其實是時候細想,美國這次金融危機是否會深化至影響經濟,持有的股票的防守性,筆者認為以穩健計,應趁技術性反彈減低整體持股量。97年香港不信東南亞金融危機會蔓延香港,今日又信香港不受會計醜聞打擊,過份自信的後果是顯而易見,在現時市況下,以保守角度出發是十分重要。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