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行者十一月才起行,但有鋪行山癮的人,一早已經腳痕,搶住上山鍛煉。
我陪行的第一次,是麥理浩徑三號段程的幾個山頭。夜行人士的手電筒明明暗暗,串連成一條夜明珠,當翻過了最後一段上坡路後,從雞公山回頭朝畫眉山、岩頭山與牛耳石山的方向看過去,陌生行者,絡繹於途。山外有山,人上有人,夜山頭既疏離又親近,不算熱鬧但不落寞。
山頭野嶺,前有同行,後有新識,有的是跟朋友一樣,參加了毅行者,在山頭迎風碰上,自報團號,有點一家親的味道。亦有飛人似的超級勁旅,電筒也不用,在你身邊走過,捲起一股旋風。他們原來不是毅行隊伍,但個個身手不凡,一下子氣氛很武俠小說,麥理浩徑像透武當山。
聽毅行者多了,今年才第一次識得朋友參加。難得她們團隊不嫌棄,讓我陪行,終於得嘗夜行滋味。但團員可慘了,上山被我拖慢腳程。我是那種上坡就腳軟頭暈的小器鬼(點谷都冇氣),好彩朋友殿後耐心做社工,出盡法寶陪我艱難舉步。高山大嶺過後,落坡了,我高興得像鴨子。照顧我上山的朋友,仍走在最後,鼓勵害怕落山的團友。一剎間,她的臉孔彷彿點起一盞光。我的腿失控,但眼沒花,的的確確是比叢間的螢火蟲照得更遠更久的光。這盞人心肉造的慳電膽一亮起,就是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