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中銀未來採「對內」策略

投資學堂:中銀未來採「對內」策略

據報道,中銀香港(2388)可能會採用高的股息派發比率,約為60-70%,即每1元的盈利,便將其中6至7角作股息派發給股東,僅將餘下約30%盈利作公司未來發展之用,這是一頗高的股息派發比率。在一般情況下,企業維持高股息派發比率,通常是代表公司沒有重大的發展計劃,無龐大資金需求,故將大部份賺來的錢以股息派回給股東。換句話說,中銀採用高股息派發比率是否亦暗示它將不會有重大的發展計劃?
部份讀者可能會說:「中銀香港此次上市,其集資額(可能)高達200餘億港元,取得大量資金,當然可派發高的股息。」
可是各位若翻看中銀的招股書,便可察覺它並沒有像大部份新股(如長江生命科技,8222)般,列明招股所得款項的用途,主因是中銀香港不會收取任何集資所得的款項。在其招股書第244頁(「全球售股所得款項」一節內)便清楚寫出:「本公司不會收取全球任何售股所得款項。」

料不會向外大擴展
其招股書中第204頁顯示,在招股前中銀香港的兩個主要股東分別為BOC(BVI)(佔股權87%)及僑商(佔股權13%),在招股後則BOC(BVI)的股權將降至62-65%,視乎招股超額情況,僑商則維持13%股權不變。另一方面,BOC(BVI)是BOCHK,即中銀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BOCHK則是中國銀行的全資附屬公司。換句話說,此次中銀香港招股實是中國銀行減持現有股權,即沽出舊股套現。
順帶一提,擁有中銀香港13%股權的僑商,即華僑商業銀行(招股書的P.18),中國銀行擁有其93.64%股權,故此中國銀行是透過BOC(BVI)及僑商持有中銀香港,至於為何要以BVI及僑商來持有中銀香港,則留待日後再談。
由於中銀香港在這次招股,是中國銀行出售舊股套現,而中銀香港不會取得任何資金作發展用途,假若它真的維持高股息派發比率,綜合此兩點估計,中銀香港未來不會動用龐大資金擴展。既然不會向外擴展,預計對內整頓很可能是其未來發展方向。
中銀香港是由12個不同品牌重組合併而成,這龐大架構估計需一段時間才可將不同的個體糅合,從其招股書中第81頁公司策略一節,當中很大部份是講及如何從現有資源中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例如交叉銷售、注重高產品回報業務及改善資產質素等,故相信「對內」是中銀未來策略,至於會否裁員則難料。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